2023年【USR-HUB】偏鄉醫療社區營造
計畫主持人:長庚大學 醫學系 謝明儒副教授
團隊成員:長庚大學 護理系 連心瑜副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 兒科 吳昌騰醫師
計畫目標:
桃園市復興區的民眾,由於居住地區偏遠,醫療資源相對來說較為缺乏,而物資取得的便利性較平地居民低,因而常造成許多問題。長庚大學羅卡達山地醫療服務隊成立的宗旨,正是希望可以克服這些困難,以計畫導向的模式出隊,深入走訪部落,以貼近居民的方式來聆聽他們的心聲,了解其真正需求,並給予幫助。
執行成果:
根據分析,長輩都以固有觀念來教養兒童,或者沒有能力給予足夠的親職教養能力,缺少外界帶來的刺激,因此更需要正確的健康與教養知識。今年度我們辦理了育樂營計畫,結合課程與遊戲,將衛教知識及科普實驗傳遞給當地的孩子們,並達到陪伴與關懷的目的,辦理衛教講座計畫,以育樂的方式教導兒少正確的健康知識。山上的老人很多都是獨居與子女分開住,有些則是只有外勞來照顧生活瑣事,但對於當地大部分的老人家們,生活中多是孤單無聊的,且部分家戶可能因為疾病,需要長期臥病在床。我們亦協助了復興區衛生所前往奎輝文健站,辦理年度整合預防保健服務,藉由辦理健康促進服務,開展了居家長期陪伴計畫、老人關懷計畫、田野調查計畫促進心靈提升。也前進了後山砂崙子部落,與場域民眾一起參與教會禮拜活動,同時為參與禮拜的長輩進行健康檢查,包括測量血糖、血壓、血氧…為部落民眾進行義診、糖尿病衛生教育與日常生活功能評估,久而久之,我們與在地居民建立良好的情誼,希望能有助於他們建立健康的身心靈,不至於孤獨寂寞。
成果亮點:
羅卡達出隊活動中,白天我們規劃活動,晚上都會針對白天的活動內容進行反省與檢討,同時也鼓勵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反省是檢討當天的失誤以及未來可以改善的地方,並培養社員負責任的態度,討論會中會有共同反思的主題,藉此培養社員思考及處理事情的能力,而分享會是讓社員間互相討論當日的感想及體悟,互相砥礪,並增進社員彼此間的情感。在偏鄉衛生所支援志工服務後我們向老師提起,並沒有檢測到太多失能者,這令學生感到困惑,老師分享,其實真正有需求的病人們沒辦法出門,往往都因為健康狀況或社會與經濟狀況而出門困難,必須透過家庭醫療或醫療巡迴車方式更深入提供服務才能照顧到這些人群,同時,老師也分享自身曾在臨床照護過程中遇見一名被車撞的原民小孩,因為小孩家境複雜而未能及時給予照護需求,母親被受家暴及孕有三子,在偏鄉文化中,除了經濟上的弱勢,更有文化價值觀等束縛,儘管我們都市人常理認為就離婚、家暴令、請他人協助等等這些流程能朗朗提出,但在偏鄉文化中,光坐一趟市區車都非常勞頓,如何得知原來有許多資源能夠去請求幫助?也許正因如此,我們正有深入偏鄉的必要,並非要給予當地多大的改變,而是希望能夠分享更多實體資源及基礎知識,讓偏鄉人民有能力與管道去爭取並且照顧好自己,讓他們不只有在醫療上能夠預防及妥善有資源地治療,同時在經濟與知識上能有更多基礎認知,避免非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