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9 工業、創新基礎建設
SDG9 工業、創新基礎建設:促進創新和技術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產業,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基礎設施的投資─交通、灌溉、儲存設備、能源、電氣化和通信技術─對於實現永續發展和賦予許多國家社區權力扮演重要角色。長期以來人們了解生產力和收入的增長、以及糧食安全與健康和教育的改善,需要在基礎設施和市場設施方面進行投資。
世界上近80%的窮人生活在城鎮和城市之外。在開發中國家,農村地區為大多數人的家園,其中多數人依賴農業為生。由於孤立和基礎設施的不足,有限的連接和缺少進入市場的管道,對小規模生產者的收入和生計產生直接影響,例如缺乏運輸、儲存、冷凍和市場等的基礎設施,直接從農場或捕獲後的新鮮產品,如水果、蔬菜、肉和魚將會迅速腐爛。
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多元化農村就業、改善農村與城市的聯繫,可促進更為相互關聯和充滿活力的社會;同時減緩農村人口移往城市的速度。創造永續農村生計的機會,可確保國家的成長兼具包容和平衡。
農村社區的小規模生產者,往往是最孤立且易受糧食脆弱性影響的。旨在將就業多樣化轉為非農業活動,並為小農提供可負擔的技術和基礎設施,以永續地轉變糧食系統,此類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對加速減貧至關重要。非農業活動的成長通常是由農業成長所驅動的,可刺激當地的就業創造。
SDG9 指標
9.1 |
發展高品質的、可靠的、永續的,以及具有災後復原能力的基礎設施,包括區域以及跨界基礎設施,以支援經濟發展和人類福祉,並將焦點放在為所有的人提供負擔的起又公平的管道。 |
9.2 |
促進包容以及永續的工業化,在西元2030年以前,依照各國的情況大幅提高工業的就業率與GDP,尤其是LDCs應增加一倍。 |
9.3 |
提高小規模工商業取得金融服務的管道,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包括負擔的起的貸款,並將他們併入價值鏈與市場之中。 |
9.4 |
在西元2030年以前,升級基礎設施,改造工商業,使他們可永續發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幅採用乾淨又環保的科技與工業製程,所有的國家都應依據他們各自的能力行動。 |
9.5 | 改善科學研究,提高五所有國家的工商業的科技能力,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包括在西元2030年以前,鼓勵創新,並提高研發人員數,每百萬人增加x%,並提高公民營的研發支出。 |
9.A | 透過改善給非洲國家、LDCs、內陸開發中國家(以下簡稱LLDCs)與SIDS的財務、科技與技術支援,加速開發中國家發展具有災後復原能力且永續的基礎設施。 |
9.B | 支援開發中國家的本國科技研發與創新,包括打造有助工商多元發展以及商品附加價值提升的政策環境。 |
9.C | 大幅提高ICT的管道,在西元2020年以前,在開發度最低的發展中國家致力提供人人都可取得且負擔的起的網際網路管道。 |
就業與經濟成長怎麼做? (引用ESG遠見)
|
我可以怎麼做? (引用Good Life Goal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