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2023年-2024年【USR計畫-萌芽型】早期療育及健康發展促進創新實踐計畫

萌芽型-早期療育及健康發展促進創新實踐計畫

守護童年健康,科技助力早療無界限

計畫主持人長庚大學 楊智偉副校長

團隊成員:   長庚大學 早療所 陳嘉玲教授、陳惠茹副教授

              物治系 劉文瑜教授、鐘佳英醫師

              醫學系 陳智光醫師、許志宏醫師

              資工系 吳齊人助理教授、魏志達助理教授

長庚科大 幼保系 林昌本副教授

台師大   幼家科學系 張鑑如教授

台科大   工管系 陳協慶教授、黃瀅瑛教授

桃園長庚醫院 鄭惟仁醫師

東元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陳怡君醫師


服務場域桃園市復興區、龜山區、大溪區、新北市林口區

計畫目標

在計畫執行前期,發現場域因交通不便及城鄉差距導致發展遲緩兒童的通報率偏低,並且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兒童肥胖率、體適能不佳和扁平足等健康問題。為改善這些情況,計畫將致力提升社區對早期療育的認識,推動健康促進活動,結合科技進行健康評估和介入,提供遠距早療健康諮詢,並長期追蹤成效,未來希望將服務擴展到全國。


執行策略
策略包含「早療社區」、「科技評估」、「科技介入」與「網路平台」四大面向。根據場域問題與需求,設計多元課程,並透過學校團隊與長庚醫院及地方單位的跨域合作,帶領學生參與實際兒童發展篩檢評估、虛擬實境結合電腦遊戲的學習、客製化扁平足鞋墊製作,及建立早療網路平台;實現電子化篩檢和遠距早療健康諮詢,並結合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等服務,提升早期療育服務的時效性與便利性,縮短城鄉差距。

預期效益
透過四大策略的推動,計畫致力於提升社區資源的可近性,並幫助有需要的家庭建立正向思維,為慢飛天使們描繪未來藍圖。學生在服務過程中能運用專業知識,從中感受深刻啟發,體會社會責任,並進行反思與分享。老師則可在執行計畫的過程中,逐步達成專業成長、跨領域合作和職能共構的三階段目標。


落實偏鄉與社區疾病篩檢預防 推動社區全方位健康促進

實地走訪社區了解家長與孩童的需求

定期舉辦篩檢評估活動

社區舉辦居家環境評估防跌工作坊 辦理健康資訊平台優化培訓課程

舉辦嬉皮天使親子成長營,在遊戲中訓練孩子們肢體和手部動作

兒童體適能檢測,重視孩子早期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