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2023年【USR-HUB計畫】原鄉部落兒少與家庭健康促進

2023年【USR-HUB】原鄉部落兒少與家庭健康促進

計畫主持人:長庚大學 護理系 連心瑜副教授

團隊成員:長庚大學 護理系 陳美伶教授
                  林口長庚醫院 兒科  吳昌騰醫師
                  台灣大學 牙醫學系 王振穎副教授
                  台北藝術大學 電影創作學系 滕兆鏘副教授
                  連新國際醫院 薛常威醫師

計畫目標
場域學校校長與教師及家長反應,學童會有網路或3C成癮情形,導致睡眠障礙、情緒低落、自我照顧能力欠佳,甚至突然產生攻擊行為、口腔衛生及肥胖體位不均、營養健康識能不足、沉迷於虛擬世界導致價值觀偏差等問題,需要我們團隊介入。於是我們設計專屬營隊,分別在暑假與寒假期間前往奎輝國小與羅浮中學以及澤仁里活動中心場域,透過營隊課程設計活動引導抒發孩童情緒,並設計均衡飲食與運動等健康元素,增進對營養健康知識,最後,藉由持續性的規畫動態與靜態活動,推廣遠離3C宣導,有效讓兒少懂得安排日程,增進時間配置能力並促進良好習慣養成。

執行成果
我們與復興區合作的校方場域一直保持密切往來,並持續探索場域民眾確切需求,包括與場域熟悉與建構合作模式,且落實於社會實踐。今年度我們在奎輝國小場域,寒假期間辦理【兒童健康科學冬令營】,在暑假期間辦理【影像培力夏令營】共二次營隊活動。我們在羅浮中學場域,寒假期間我們辦理了【生命教育藝術療癒冬令營】,在暑假期間辦理了【愛的方程式夏令營】共二次營隊活動。除了以上這四次營隊活動外,計畫團隊也在今年歲末年終前,受復興區澤仁里里長邀請合作,在復興區活動中心場域,辦理了澤仁里【兒少3C成癮健康冬令營】,這次對象為該區域小學生與中學學生,透過營隊設計進行適量及有效使用3C的課程活動,教導眼睛保護及休息等方法,並提升兒少對睡眠問題危害健康之認知,同時以闖關遊戲,提升對於「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差異認知」增加判斷力。大學生參與此課程活動後,多對於台灣地區之兒童健康狀況有初步之見解與評估,反思因為國家兒童健康照護政策與社會潮流所帶來之影響,亦促使大學生能理解大學社會責任之真正含意,大學生在參與活動時,透過教師所設計的課程講述、體驗分享與反思回饋等教學活動之啟發,亦提升學生對原鄉兒少健康照護的知能。

成果亮點
場域方面:針對奎輝國小校長與輔導主任反映,該國小為全桃園區體位最重之國小,因此需要特別介入,所以我們安排的營隊活動特別強化在均衡飲食、營養與運動健康部分,同時還搭配崔博翔老師團隊進行超音波脂肪肝掃描,藉由儀器檢查發現體位過重學童的確有脂肪肝問題,因此更加提高了校方與家長的重視,所以這次參與營隊活動時,教師與學童都有特別重視肥胖與脂肪肝防治議題。 大學生的學習反饋:「如果營隊還有下一次,我希望帶給孩子們甚麼?」霸凌,是存在於校園的一個特色,所以我們的營隊活動包括:宣導暴力是不對的,但並非只是學習單,而是去理解潛藏在他們行為背後各自的動機,也許是希望有人能陪伴、追求感官刺激、模仿成長環境中權威人物的所作所為、需要關注…等。學生融入情境的陪伴、觀察進行設計思考後,指導他們能用較佳的方式抒發情緒,能學習自我察覺、適當反映需求。 建議下次活動能帶領認識情緒與需求表達的課程。當我在帶課前暖身活動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台下從氣氛鬆散到凝聚,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台前,也因為這樣交棒給課程時,進行得非常順利,學童參與活動和上課都很專心,這是我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學習如上題所述,是與其他專業合作,而這在一開始也是我最大的挫折,起初因為我感覺自己的想法在被理解之前就被否定了,但也是因為這樣,我在這個營隊獲得了「放寬心、堅定又清楚地闡述想法、溝通與協調」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