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長庚大學賴瑞陽教授「提升免疫分析測定法」技術移轉成果


長庚大學賴瑞陽教授「提升免疫分析測定法」技術移轉成果

技術合作處技轉中心

為了提升免疫分析測定法的使用範疇與突破限制,長庚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賴瑞陽教授開發出「奈米材料於冷光試劑及疾病檢測之應用」與「碳奈米酵素於免疫測定應用」兩項關鍵技術,分別授權森兆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與炬銨生物科技,於 110 年簽訂技術移轉合約。

這些研發成果源自於賴瑞陽教授的奈米材料專業,由科技部產學合作計畫支持,並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黃志清教授合作完成。相關奈米材料核心技術可應用於水質汙染檢測、病原感染檢測、腫瘤和基因疾病檢測等相關領域,有效提升測定法之精準性並降低偵測極限。未來經過改良與產品化,衍生免疫測定套組相關商品預計為台灣創造一千六百萬美金的產值。

2021 年免疫診斷的全球市場規模達 114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更高達 11%。免疫測定套組為檢測之必需品,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是一般免疫測定最常用的酵素。礙於 HRP 自身酵素活性的限制,免疫測定法的偵測極限止步不前。技轉之「奈米材料於冷光試劑及疾病檢測之應用」關鍵技術係藉由添加奈米材料大幅降低其冷光偵測極限,使功效提升十倍以上,克服腫瘤蛋白標誌物濃度過低及傳統 ELISA 檢測法偵測極限過高的應用瓶頸。另一技轉技術「碳奈米酵素於免疫測定應用」則是利用碳奈米材料取代 HRP,不僅降低檢測成本,同時碳奈米材料易與各種抗體結合,可用於開發各種免疫檢測。碳奈米酵素具備諸多功效利基特徵,穩定性高且活性不易受基質干擾,有助於在複雜環境中進行精準檢測,有效降低樣品處理成本及改善分析流程。相較於目前常用的 HRP 相關免疫測定法,該奈米技術平台有顯著優勢。

賴瑞陽教授長期從事生醫材料的設計與開發,涵蓋組織工程、藥物制放與奈米醫學等領域。實驗室曾協助竹北園區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新穎幹細胞製劑,另與應用奈米醫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新穎塗藥人工水晶體。賴瑞陽教授獲得「109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80 位獲獎者之中僅 3 位來自私立大學。賴教授以生物降解原位凝膠系統作為新穎注射型藥物傳輸平台相關技術獲得「第十屆國家新創獎」,並以水膠敷材及其用途、藥物遞送系統專利獲「109 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專利競賽金牌獎」,其發展之長效注射型眼藥遞送醫材技術獲頒「2018 年科技部未來科技突破獎」。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賴瑞陽教授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賴瑞陽教授
以奈米材料開發冷光試劑之應用功效評估
以奈米材料開發冷光試劑之應用功效評估
經浸泡碳奈米酵素之 hCG 試紙可達到更靈敏的 hCG 檢測
經浸泡碳奈米酵素之 hCG 試紙可達到更靈敏的 hCG 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