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2021「長庚室內樂集」活動紀實


2021
「長庚室內樂集」活動紀實

通識中心

本校「長庚室內樂集」於3月17日,假活動中心二樓表演廳,舉辦「2021年長庚室內樂集校內公演」,共300餘位師生到場聆聽,為校園帶來一場豐盛的音樂饗宴。

「長庚室內樂集」為長庚大學通識中心周悅如老師於2009年籌劃成立的學生室內樂團,每學期甄選校內各項音樂愛好者,經由周老師指導訓練,定期舉辦校內、外音樂會,獲得校內師生及校外人士好評,多年來已培育眾多優秀音樂種子。

本次演出同學為長笛:廖儀幀、陳靜穎;薩克斯風:何俊頤;小提琴:李涵、林唐君;大提琴:陳可馨;鋼琴:李佳曄、葉沛言、黃品瑜等9位同學擔綱演出,運用不同的樂器,合奏出悅耳的音符,開場由長笛演奏莫札特《魔笛》中最著名的三首二重奏〈我是個快樂的捕鳥人〉、〈啊!我感覺得到都消失了〉、〈我心中燃燒著地獄般復仇的火燄〉展開序幕。

接著由長笛/鋼琴二重奏演出三首樂曲,首先是蕭邦的《羅西尼主題變奏曲》,此曲為蕭邦在14歲時,將羅西尼歌劇《灰姑娘》中詠嘆調《不再憂傷》改編成的變奏曲。第二首為德布西小組曲《在小船上》,鋼琴描繪著水波,長笛像是輕柔的微風充滿印象派特質。第三首為佛瑞的《幻想曲》,樂曲的兩段式曲式展現優雅又炫技的長笛氣質。

緊接著登場的是小提琴/大提琴 /鋼琴三重奏,第一首為貝多芬降B大調鋼琴三重奏《大公》第二樂章,該曲呈現詼諧、嬉戲感,多次出其不意的轉調,整體既精緻又具有張力。第二首為赫門《夜曲》,有著沉思、憂鬱等特點,旋律歌唱性強,格調高雅、富浪漫色彩。第三首為佛瑞D小調鋼琴三重奏第一樂章,在時而憂鬱,時而明朗的和聲色彩鋪陳下,小提琴、大提琴、鋼琴相互融合,交織成濃稠又沉鬱的氛圍。

最後由薩克斯風/鋼琴二重奏演奏石川亮太《台灣狂想曲》,這首曲子由丟丟銅仔的旋律貫串頭尾,全曲充滿相當多情景的描繪和聲響的模擬,情緒的轉折十分突出。本曲目需使用中音和高音兩種薩克斯風演奏,並以薩斯風獨奏的技巧加以點綴,讓朗朗上口的台灣民謠,獲得全新的詮釋,可說是相當精緻且別具巧思。

除校內演出外,自2011年9月起,「長庚室內樂集」也首度踏出校園,與校外各界愛樂人士分享累積的學習成果,透過拓展視野,彼此見習與交流,與國內樂界共同注入對音樂的熱情與活力。

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奏

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奏

長笛演奏

長笛演奏

薩克斯風/鋼琴二重奏

薩克斯風/鋼琴二重奏

演出同學與周悅如主任合影

演出同學與周悅如主任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