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度優良教師表揚名單
恭賀本校 103 年度優良教師,以下為優良教師表揚名單及其得獎感言:
一、教學獎
1、醫學院:鄭昌錡老師、謝明儒老師、張玉喆老師、黃秀梨老師、
林佩欣老師、黃聰龍老師 、王蓮成老師。3、管理學院:溫秀英老師。
4、非學院類:周悅如老師。
二、研究獎
3、管理學院:萬書言老師。
4、非學院類:駱碧秀老師。
三、輔導獎
2、工學院:李春良老師。
3、管理學院:莊玉如老師。
四、技合獎
1、醫學院:邱全芊老師。
2、工學院:劉浩澧老師。
|
獎別 |
單位 |
教師 |
得獎感言 |
| 教
學 獎 |
醫學院 |
醫學系 鄭昌錡老師
|
在過去的養成教育之中,只有著重於醫學專業領域的內,其實並未受過教學能力的訓練,所以能夠當選優良教師,其實是覺得有些心虛。臨床場景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之傳授,與課堂場景有些差異,要如何做好教學?如何讓學生覺得有學到東西?其實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開始大多都是回想過去學習的過程,覺得當年特別不懂的部分,就盡量幫學生搞懂,覺得當年自己繞了好大一圈才學會的東西,就特別提示學生重點與正確的方向,不要再繞遠路試誤學習浪費時間精力。三年半前,很榮幸有機會擔任林口長庚醫院的專責教學主治醫師,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從事教學,也有機會參加國內外的醫學教育會議觀摩別人的作法,甚至於去年起開始在國外的大學進行醫學教育進修,皆讓我更了解如何做一位臨床教師。所以就逐漸了解除了要知道如何教學之外,也需知道如何評量,如何輔導學生,進而做好一個臨床教師需要負的責任。 |
| 教
學 獎 |
醫學院 (臨床類) |
醫學系 謝明儒老師 |
自從醫學院畢業以後,卸下學生的身分改以外科學徒的身分又在教學醫院學習了五年。當隔日的千囍年八月一日來臨,我在長庚醫院一下子晉升為一位臨床教師,不久也成為長庚大學的兼任老師。但是我一輩子將不會忘記我在學生、學徒時期,我是如何的被老師們悉心的教導。 |
| 教
學 獎 |
醫學院 (臨床類) |
醫學系 張玉喆老師 |
擔任教學型主治醫師第四年了,不但參與過各類教學活動,也持續和各領域學員或老師互動,心中很有感觸,與其說是教導別人,不如說是透過教學活動的參與,讓我看見自己,反思自己是否符合大家的期待,學習熱情是否依舊,教學技巧能不能更好,有沒有帶給學生正面能量。其實學生就如同一面鏡子,只要用心相處就能從他們的回饋當中得到以上的答案。參加過大大小小的評鑑,也準備過無數資料供委員審查,深深感受到這些成果絕對不是我們臨床教學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反倒是如何讓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能學習更好,各式的評核真的能幫助學習,讓學生的反思能力能夠更深入,學習可以更主動,未來在臨床病人照護能更具信心,創造更好的醫療環境。 |
| 教
學 獎 |
醫學院 |
護理系 黃秀梨老師 |
從事教職二十年,有幸榮獲教學獎,對我的教學歷程具有獨特的意義。回想過去時光,與其說我在教學生,不如說是學生在教我如何教,感謝所有我教過的學生,有他們的回饋與建議,讓我得以修正自己的教學模式,符合不同世代學生的需求。得獎是另一階段挑戰的開始,期許自己未來能繼續精進,為護理教育奉獻更多的心力。 |
| 教
學 獎 |
醫學院 |
物治系 林佩欣老師 |
非常榮幸可以得到評審委員們的肯定再次獲獎,這是我第二次獲頒此獎項。雖覺欣喜,但也不免有些汗顏。這些天一直在思考,距離我四年前首次獲獎,自己有了哪些進步? |
| 教
學 獎 |
醫學院 |
中醫系 黃聰龍老師 |
得獎是一種肯定也是鼓勵。很榮幸得到優良教師獎,感謝學校長官的肯定,感謝系上同仁的幫助。 |
| 教
學 獎 |
醫學院 |
公衛暨寄生蟲科 王蓮成老師 |
教育是我的志業。身為一位教化學生的師者,我期望自己能如煦日和風般教誨每個孩子、薪火相傳。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得獎,今日能躋身受獎行列,除了是對個人的最大肯定外,更是激勵我繼續努力的動力! |
| 教
學 獎 |
工學院 |
電子系 金國生老師 |
能得到教學獎肯定,是個人執教生涯中一大鼓勵,在此特別要感謝系/院推薦、系上老師的教學經驗分享、以及學生們的肯定。 |
| 教
學 獎 |
工學院 |
資工系 趙一平老師 |
非常榮幸能夠獲得今年度長庚大學優良教師教學獎,除了感謝評審委員的肯定外,也要謝謝工學院與資工系的推薦,也要謝謝學生對於本人教學的支持與肯定。 |
| 教
學 獎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系所 溫秀英老師 |
此次獲得教學獎實屬意料之外,相信有很多的同仁比我更有資格獲得此獎。回想剛踏入大學任職,才發覺從來沒有受過如何教書的正規訓練,而這十幾年的教書生涯,讓我深感與其說是教書授業,不如說是從同仁與學子身上學到的更多。看著每位來此求學的學子,他們也許比我們這一代需要更多的能力與勇氣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每思及此往往能激勵自己或許能夠在他們於此求學時期的因緣裡,在課堂與生活方面可以盡一些心力。最後,謹將此獎獻給每位在校園裡承受學習壓力的學子以及辛苦的老師,並希望能夠共同營造一個快樂互動的學習環境。 |
| 教
學 獎 |
通識中心 |
人文藝術學科 周悅如老師 |
我有幸進入長庚這大家庭,已邁入第六個年頭了,從各方面經驗淺薄,到開始有了些許自己的教學風格,所以今天能得教學獎,還是覺得有些惶恐的。但隨即想,能得這個獎,在證明了我個人的人格成長,而我的成長,主要是靠著通識中心同仁平日對我無微不至的提攜、照顧,與無私的提供自己寶貴的經驗與我分享的,才稍稍心安了。 |
|
研 究 獎 |
醫學院 |
醫學系 郭和昌老師 |
2005 年在恩師 楊崑德教授及 王志祿醫師的引領下,進入了「川崎症」研究領域。目前,已經發表超過 50 篇的論文。包含二篇《自然遺傳期刊(Nature Genetics)》。2014 年全球客觀醫學專家排名系統e xpertscape 評選為全亞洲第一且為全球第十之川崎症專家(超過 6000 位川崎症學者排名,評估 2004 - 2014 十年間的表現);所屬之機構“長庚大學”更名列全球第八大川崎症專家單位( expert institution ),進一步將臺灣川崎症照護推向國際及提升本校學術成就,並將本校的知名度,推廣到全世界。 |
|
研 究 獎 |
醫學院 |
醫學系 鐘文宏老師 |
首先感謝醫學系及方基存主任的推薦並感謝長庚大學、長庚醫院一直給予研究人員優良的環境與支持,讓我有一個很好的舞台可以讓研究成果受到肯定。本人自 2002 年起即以「藥物過敏」與「藥物基因體研究」為研究主題,除了很幸運有卓越之研究團隊協助合作並數度將重大發現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之外,更滿足的是這些成果也已成功應用於臨床,進而提高國人之用藥安全並預防藥害之發生。 |
|
研 究 獎 |
醫學院 |
分子醫學研究中心 張玉生老師 |
非常榮幸能再次得到長庚大學醫學院頒給研究獎,感謝長庚大學多年來提供優良的研究環境以及長庚醫院臨床同仁之長期合作,再加上教育部、科技會及長庚醫院持續支持建立一流的研究平台,讓我們的研究能追趕新時代研究的趨勢,免於落後。更要感激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同仁、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員,由於他們的無私不吝付出與努力,讓本人學到了更多的新知,實質成為「教學相長」之受益人。在此謹與同儕共勉,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樣幸運,也有機會得到研究獎的鼓勵。 |
|
研 究 獎 |
工學院 |
生化與生醫所 賴瑞陽老師 |
後學之學術專長為生醫材料開發、功能性分析及其應用,特別著重眼部組織工程與藥物制放。本次榮獲學校研究獎之肯定,除感恩外,亦深覺萬分僥倖。在此特別感謝各級長官的栽培與提供優良的學術研究環境,令後學方有一展抱負的機會。展望未來,後學仍將與實驗室團隊持續研發創新生醫材料。最後感謝家人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包容,謹以此榮耀與妳們一同分享。 |
|
研 究 獎 |
工學院 |
電子系 郭仁財老師 |
對於學校肯定鄙人研究的成果,充滿感謝,也同時深感榮幸。回想來時路,我想我是實踐了「置心一處,無事不辦」的精神,唯有專心的投入、一步一腳印紮實的累積研究領域的經驗與實力,就算遇到阻礙也不放棄。 |
|
研 究 獎 |
管理學院 |
資管系 萬書言老師 |
感謝系主任、院長的推薦和同仁的謙讓,也謝謝委員的肯定。個人從事醫學影像分析與系統的相關研究,所探討的主題需要跨領域的合作。當前幾年自己遇到瓶頸的時候,感謝長庚醫院顱顏研究中心的黃烱興醫師、羅綸洲醫師與研究員林秀霞提供了許多臨床研究的素材,以及幾乎每周一次的討論與學習的機會,使自己得以在影像與顱顏的專業知識上持續成長。近兩年與核醫科林昆儒醫師合作在排程優化的探討則幫助自己拓展在醫療資訊與管理層面的視野。 |
|
研 究 獎 |
通識中心 |
自然學科 駱碧秀老師 |
能夠榮幸得到研究獎,內心滿滿的感恩與深深的感動,尤其是 8 年前大膽選擇轉換全新的研究領域,幾年來似博士生時期般的勤奮學習與專研,而時間卻在實驗室設立、搬遷與新儀器裝機中漸漸流逝,又經歷研究主題轉了又轉之後,終於柳暗花明,皇天不負苦心人,堅持不懈的努力,研究成果得以呈現出來。首先要感謝陳君侃副校長與蕭明熙老師帶領的代謝體核心實驗室的豐富資源,還有王鐘賢老師無私的樣品分享,另外要感謝校外的合作夥伴,明志科大李志偉老師與北科大陳生明老師的實驗室在奈米化學研究領域的提攜與支援,還有國體大黃啟彰老師愉快的研究互動,對沒有研究生的通識中心老師,有幸得到這些合作夥伴,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最後還要謝謝科技部與學校提供的 CGURP 計畫,讓我有足夠的研究經費支持一個很棒的研究助理吳佩珊小姐協助經營實驗室,並在研究新領域中一起努力成長。 |
|
輔 導 獎 |
醫學院 |
中醫系 呂彥禮老師 |
首先感謝中醫系十七位班導師、楊系輔導老師、系主任與諮輔組同仁共同協力的幫忙解決學生問題,才使得我有此殊榮得到優良教師輔導獎。 |
|
輔 導 獎 |
醫學院 |
微免科 |
這一次能獲頒優良輔導獎,首先感謝醫學系系輔導王蓮成老師的提名,且感謝醫學系系主任方基存主任和其他評審委員們的肯定。事實上每一位醫學系以及其他系所的導師都非常認真地、無私地輔導每一位導生。而我遇到一件不尋常的個案是與導生的“個資安全”相關,可提供給各位導師和老師作為參考。2014 年 2 月從系上得到一個訊息,內容是一位校外人士陳先生自稱可幫助我們其中一位導生的家人申請保險理賠。陳先生透過他的友人和長庚體系的同仁,輾轉將消息傳到醫學系及導師系統,並希望獲得與學生家人聯絡的管道。但經過我多方面的查證,以及直接與這位陳先生聯繫後,發現陳先生根本不認識學生及其家人,而且他的動機並不單純只想幫助學生家人申請保險理賠,而是希望從中謀取利益。因此,站在保護學生個人資料隱私的立場,我既沒有提供學生資料給陳先生,也回絶將這位陳先生的聯絡方式及資料轉給學生,以免造成學生的困擾。我想從這一個事件,讓我們導師要特别注意下列事項: (1) 導師對於導生的個人資料要小心保管; (2) 不輕易將導生的個人資料(電話、住址、e-mail )轉給校外人士;(3) 對於導生權益相關的資訊要再三確認消息來源。導師的多一分警覺,就讓導生有多一分保障! |
|
輔 導 獎 |
工學院 |
資工系 李春良老師 |
很榮幸能獲得本年度的優良教師輔導獎,感謝資工系同仁支持與系主任的推薦,以及校院各級評審委員的肯定。輔導學生的工作並非僅憑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系上同仁的經驗分享與其他授課老師的協助,才是輔導工作得以事半功倍的關鍵,謹將此榮譽與系上同仁與所有授課老師分享。 |
|
輔 導 獎 |
管理學院 |
醫管系 莊玉如老師 |
很榮幸獲得本年度輔導教師獎,這一兩年學生的問題比較多,感謝諮輔組對班上身心障礙同學的大力協助;也謝謝生輔組徐貞雲教官適時介入,幫助我一起輔導有狀況的學生;感謝系輔導老師曾旭民老師及我中午的飯友們,文羽苹老師、林欣柔老師、淑芬與純滿,他們總是耐心地傾聽我遇到的問題,提供我許多寶貴的建議,讓我獲益良多。就是因為這麼多單位與同仁的協助,才能讓我遇到任何狀況時可以迎刃而解。 |
|
輔 導 獎 |
社團輔導 |
機械系 孫明宗老師
|
長庚大學所推行的全人教育,是讓學生不單在課堂上能獲得堅實的專業知識,在課堂外也能透過社團活動學得正確的生活態度。本人有幸能參與在這個教育體系之中,更高興所付出的努力能獲得大家的肯定而獲獎。相對過去許多獲獎的老師,本人所成就的顯得平凡。但本人相信,能獲得優良教師獎所代表的意義並不表示個人成就已經達到顛峰,反而是一種鼓勵,推動教師更加努力,更臻完美。本人今後也會依此信念,全力以赴、不負眾望。 |
|
輔 導 獎 |
社團輔導 |
體育室 彭馨潁老師 |
首先感謝長庚大學學務處各位同仁及我的家人給我最真誠的支持。 |
|
技 合 獎 |
醫學院 |
生技系 邱全芊老師 |
很榮幸可以得到今年的優良教師技合獎。檢驗試劑開發是一個辛苦且漫長的工作,所花的心血不亞於一般的學術研究,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尚要考慮與現有產品的競爭性、材料與技術之專利 佈局,產品市場的大小,以及使用者端人性化的設計概念,其中有許多陌生的領域,失敗的風險相當高,承受的壓力亦大。所幸過程中團隊努力不懈以及校外夥伴各方面的協助,後來終能成功完成技術開發工作。在此要感謝國科會及本校分子醫學中心的經費支持以及技合處的協助,另外也要感謝長庚醫院胸腔科的團隊在臨床驗證方面的配合,以及我的學生陳泰龍、駱紀東、周吉麒等人的努力。希望未來能有機會開發出更多臨床上實用的產品。 |
|
技 合 獎 |
工學院 |
電機系 劉浩澧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