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系所連續健康照護模式研究室介紹 護理系 徐亞瑛 教授 連續健康照護模式研究室 ( Continuous Health Care Model Lab ) 係針對罹患特定疾病之老人及其家屬,探究創新之研究模式,進而改善其照顧品質,建立老人、家屬及照顧體系三贏之健康照護模式。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包括失智症老人及家庭的照護 與髖關節骨折老人的照護模式研究。以下僅介紹髖關節骨折老人照護系列研究: 髖關節骨折是很嚴重的老人健康問題,根據不同研究結果,在老年人髖關節骨折一年內死亡率為 13-36%,而 4 年內更高達 44% 到 55.3%,其所造成的行動不便常會導致昂貴的住院費用及漫長的復健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此問題會隨人口老化而更形嚴重。全球髖關節骨折的發生人數,會由 1990 年的 1.6 百萬到 2050 年的 6.26 百萬,台灣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口的骨折發生率為一般人口的十倍。我們先前的研究也發現:儘管老年髖關節骨折病患採用先進的醫療技術,但其一年內的死亡率仍高達 15.4%,且多數病人在其日常生活功能的自我照顧能力,都無法完全恢復。美國許多研究指出:老年髖關節骨折病患可藉由手術後的早期復健、出院準備服務或轉介治療得到妥善的照護;然而在台灣對於 老年髖骨骨折病患及其家屬介入措施研究很少。而目前的常規照顧中缺乏老人評估、出院後復健及有系統的出院準備服務。 護理系由本人主持的連續健康照護模式研究室,自 1999 年起對此議題有持續的探討,並獲得國衛院四項多年期計劃的支持。根據國衛院第一個補助計劃對髖關節骨折老人預後及恢復狀況的瞭解,我們進一步與骨科、復健科與老人醫學科合作,發展了急性/亞急性照護模式,並獲得第二個國衛院補助計劃。在此模式中,除一般醫院常規照護外,發展了老年評估、持續性復健,以及出院準備服務的臨床指引,提供住院期間及出院 3 個月內的急性及亞急性照護服務,並進行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接受急性/亞急性照護的髖關節骨折老人,在骨折後兩年之內持續的在身體功能、自我照顧能力、行走能力上,顯著地優於接受常規服務的髖關節骨折老人,且接受急性/亞急性照顧的老人有較少發生再次的跌倒,較少的憂鬱症,並具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第三個國衛院計劃中,我們根據之前臨床試驗的結果,進一步發展了健康促進照護模式,加上健康促進介入措施 ( Health Maintenance Interventions ) (包括憂鬱篩檢及轉介諮詢、跌倒預防的加強和營養狀態之評估與諮詢)並進行臨床試驗,並發現其在營養狀況、憂鬱症、身體功能恢復上的成效,這些實證研究的結果可作為臨床及政策之參考。 本人主持研究團隊,今年又再一次獲得國衛院的創新型研究室計劃,擬發展針對罹患糖尿病之髖關節骨折老人之照護模式,並探討其成效,以期能發展更能符合老人需求的服務,有效解決臨床的問題,並提升老人照護的品質。 |
護理系所連續健康照護模式研究室介紹
發布日期:2024/04/08
點閱 :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