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
2024
09.26
-
2024
09.26
賀 本所楊雅晴副教授指導博士生黃琛琁發表論文於Science Advances以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巴金森氏症之新思維 Antiarrhythmics cure brain arrhythmia: the imperativeness of subthalamic ERG K+ channels in parkinsonian discharges. Science Advances 3: e1602272 (2017) 本所楊雅晴副教授研究團隊,長期興趣在探索哺乳動物腦神經訊息處理之原則及其如何影響神經功能,已在長庚大學創建數個哺乳動物神經迴路由分子至系統之研究模式系統。本項發表是與運動規劃相關之腦皮質-基底核迴路上之研究成果。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病因主要是病患腦中黑質細胞死亡引起多巴胺神經調節物質分泌下降,造成負責運動控制的腦皮質-基底核迴路放電異常,而產生巴金森氏症運動失調病狀。另一方面,hERG鉀離子通道,在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長久以來困擾著科學家及臨床醫師的重要課題。hERG離子通道在調節心律上極其重要,相關之基因突變,是導致人類心律不整之重要原因之一,而臨床使用及致力開發中之許多抗心律不整藥物,也以此離子通道為標的。有趣的是,人類腦中雖然也大量表達著此離子通道蛋白,但其於神經系統之功能,卻長期未知。主要原因是過去學界未能直搗此蛋白質運作特性和神經訊號互動之核心。本所博士生黃琛琁在楊老師之指導下,基於他們對神經系統放電機制多年來研究所累積之研究心得及獨到見解,首次發現此類離子通道必須以特定的(生理的或病態的)神經放電模式才能適當活化,並對實際神經功能做出貢獻。其研究團隊結合由分子至系統之多種實驗方法提出環環相扣的直接證據,確立了由離子通道運作、細胞放電機制乃至於行為輸出之因果關係。首次證明一原本在腦中功能未明之離子通道,在中樞運動控制以及巴金森氏症病生理上之極重要角色。由於巴金森氏症之運動症狀實為腦不正常放電(“腦律不整”)所引發,使皮質-基底核迴路運作失衡,導致正確運動指令無法下達,也因此能以適當調節腦律之藥物加以矯治。這些結果明確指出調整腦神經迴路電活動及節律,進而調整相對應的神經功能甚至神經疾病之宏觀轉譯研究新方向。 博士班四年級學生黃琛琁畢業於本校生物醫學系,就讀本所碩士班及博士班期間在楊老師指導下,持續進行腦皮質-基底核迴路電生理特性及相關分子機制研究。於今年5月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此論文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該期刊為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著名期刊Science之新子刊,旨在刊登國際上眾科學領域之重大創新發現,其中生醫領域每月約僅有十篇左右論文能獲刊登。 論文連結: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3/5/e1602272
-
2024
09.26
恭賀醫學院生化分生科吳嘉霖副教授 研究論文刊登於『自然通訊』期刊本研究成果發現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形成是由兩套截然不同的大腦神經迴路與分子機制所控制,也就是說,長期記憶並非由短期記憶轉化而來。 此研究結果顛覆過往科學界普遍認為長期記憶是來自於短期記憶的認知,卻也合理解釋目前老年失智的臨床病徵。 例如老年失智病患往往只有短期記憶喪失,但是長期記憶卻絲毫不受影響,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大腦一開始在處理兩種記憶資訊時,就是完全獨立且彼此不相互影響的結果。 本研究成果於2017年5月15日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Journal Ranking: 3/63 = 4.7 % in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 論文刊載網址如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5230
-
2024
09.26
本校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 施信如特聘教授 榮獲衛生福利部推薦代表出席世界衛生組織會議本校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 施信如特聘教授 榮獲衛生福利部推薦代表出席世界衛生組織會議 世界衛生組織訂於 106 年 9 月 28 日假澳洲墨爾本召開「WHO Consultation and Information Meeting on the Composition of Influenza Virus Vaccines for Use in the 2018 Southern Hemisphere Influenza Season」,討論全球流感病毒流行現況與疫苗發展議題。 本校新興病毒中心主任-施信如特聘教授獲邀代表本國出席會議。除配合國家政策積極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活動外,並可據以協助擬定我國流感防治與疫苗政策。施信如特聘教授獲此殊榮,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經歷 Ø Director/Professor, Research Center for Emerging Viral Infections, Chang Gung University, Taiwan Ø Faculty in the Department of Medical Biotechnology and Laboratory Science & Graduate Program of Biomedical Sciences, Chang Gung University Ø Medical Director, Clinical Virology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Clinical Pathology, 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歷年獲獎 1.The Best Poster Presentation Award. The 3rd Chinese Laboratory Medicine Conference, Hong Kong. 1997. 2.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Chang Gung University, Taiwan. 2002. 3.The National Medal for Outstanding Young People, (93年中華民國青年獎章), Taiwan, 2004. 4.Outstanding Teaching Award. Chang Gung University, Taiwan. 2011. 5.Most Valuable Article Award, Journal of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臺灣醫學會雜誌年度最有價值論文獎) Taiwan, 2011. 6.國科會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0-2014);教育部優良教授獎勵(2011-2104). 7.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Chang Gung University, Taiwan. 2012. 8.Distinguished Research Award.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1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Taiwan. 2013. 9.Research Grant Award, 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 International, 2015. 10.Wang Ming-Ning Award, from Wang Ming-Ning Memorial Foundation.『第26屆王民寧獎』『學術研究成果對醫藥科技發展、國民健康和國家社會傑出貢獻獎』【基礎醫學類】得獎人, 2016 11.Distinguished Research Award.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5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Taiwan. 2017.
-
2024
09.26
恭賀本校醫學院生化分生科吳嘉霖副教授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恭賀本校醫學院生化分生科吳嘉霖副教授榮獲科技部106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一、依科技部106年11月21日科部綜字第1061007551號函辦理。 二、科技部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獎助國家未來學術菁英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特設立本獎項。106年度全國共計44位優秀人才獲獎。 三、本校醫學院生化分生科吳嘉霖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腦科學,對於探討生物大腦學習與短期、長期記憶形成的分子與神經機轉有重要的貢獻。 四、恭賀吳嘉霖副教授獲獎,本校師生仝賀。
-
2024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