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個「黃金十年」(大學醫技系4年+基礎醫學研究所碩班2年+基礎醫學研究所博班4.5年)是在長庚大學渡過的,它給了我「生存」的技能,如果沒有長庚大學的「黃金十年」,就沒有今日的”屏科大顏老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是我第一所專職的學校,科大老師的工作就是「教學、研究、服務」,跟一般大學一樣,只是在比例分配上略有不同。我在屏科大的前五年,著重在「研究」,因此以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升等為副教授。完成升等(副教授)之後,我漸漸感受到科技大學的”屬性”,科技大學的學生主要來自於「技術型高中」(舊稱「高職」),這是一群喜歡實作勝過喜歡讀教科書的學生。同時,教育部在科技大學推動「多元升等」,因此,在屏科大的近十多年,我就著重在「教學、服務」的工作。我的發展方向是「科學教育」與「創業教育」,在「科學教育」方面,配合教育部108課綱的精神-「多元學習、適性發展」,我開發了各式學科教(玩)具,用遊戲化學習的方式(結合Hidi學者的【興趣發展理論】)讓學生輕鬆學習生物相關知識,例如細胞分裂、DNA結構(雙股螺旋)及配對原則(AT,CG)、人體消化系統等等,而我所開發的各種學科教(玩)具也分別獲得了2020年及2022年的國際傑出發明家學術貢獻獎(中華民國傑出發明家總會)。
在「創業教育」方面,配合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計畫的推動,屏科大拿到2期(4年)的計畫(2020-2024),我擔任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因為我長年擔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微型創業鳳凰貸款計畫的創業諮詢輔導顧問,因此我把這些經驗帶入校園,透過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及微學分課程(結合Kolb學者的【經驗學習理論】)負責「學生.創業家」培育。截至目前為止,超過100組學生完成他的創業項目(產品或服務)的雛型(prototype),有學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商業登記),也有學生拿到了教育部的U-Start計畫(50萬元補助)。
「我在屏東科技大學,天氣晴」,這要歸功於長庚大學的「黃金十年」,長庚大學的培育,讓我面對不同的環境,都有能力可以「生存」(符合Darwin學者的【適者生存】)。我會在屏科大繼續深耕,讓長庚大學的好名聲繼續飄揚在國境之南。今日,我以長庚大學為榮,希望明日長庚大學也會以我為榮。
【顏校友目前於屏東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
▲顏校友開發生物科學玩具的新聞報導。(照片左二)
▲顏校友開發生物科學玩具接受知名電台節目專訪。(照片左二)
▲顏校友榮獲中華民國傑出發明家總會所頒發之國際發明家學術貢獻獎。(照片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