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和創新的世界中,每一次突破都象徵著無限的可能。作為長庚大學的一名校友,我有幸經歷了從基礎研究到獲得國家榮譽的旅程。這一切始於我研發出的『精研草本淨鼻法』,這個創新的方法幫助我獲得了國家新創獎(第十六屆)和國家品質標章(第二十三屆),為我日後的學術和職業生涯奠定了基礎。
進入博士班後,我有幸得到指導教授張沛鈞老師的細心指導,在他的帶領下我進一步鞏固了基礎研究的能力,開始將精研草本淨鼻法應用於鼻竇炎和鼻息肉治療的基礎研究探索中。通過這些努力,我不僅得以發表了多篇高質量的研究論文,而且連續三屆獲得了國家新創精進獎(第十七、十八、十九屆)和兩屆的國家品質標章(第二十四、二十五屆)。
這個成就不僅是對我個人努力的肯定,也反映了長庚大學培養學生的成功。但我並沒有止步於此,結合博士班的學習,我繼續將這種創新治療法進一步開發。在無數的努力後,令人驚喜地它的商業轉化產品最終獲得了由衛福部和經濟部共同主辦的『國家藥物科學研究發展獎(第二十一屆藥科獎)』之醫療器材類的銅質獎。這個獎項是醫藥生技產業的年度大獎,是至高的榮耀。在眾多優秀的產、官、學界產品中,我成了唯一一位以個人名義獲獎的人。
在衛福部長拆開信封並宣讀得獎名單時,我不禁喜極而泣,一切都感覺如夢似幻。回顧這段不平凡的旅程,我深深感激。特別要感謝張沛鈞老師、石宗憲老師和洪千惠老師的悉心指導,讓我有機會從臨床走向實驗室,再從實驗室的發現運用到臨床,實現了作為一名醫生最美好的夢想。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個人成就的象徵,更是長庚大學培養和支持創新思維的最好證明。
透過這次的經歷,我更加確信只要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每一位長庚的校友都有能力為社會做出重要的貢獻。在未來的日子裡,我期待看到更多長庚校友在各自的領域中繼續取得傑出的成就,共同為社會的進步締造新的奇蹟。
【張校友目前任職於嘉義長庚耳鼻科擔任科主任】
▲我(左)與博士班指導老師張沛鈞教授。
▲獲頒國家新創獎授獎。(副總統頒獎,張校友為左邊第四位)
▲國家品質標章授獎。(左為張校友)
▲藥科獎授獎。(左為衛福部長,右為張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