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庚大學到國際舞台:我在科學探索中的多元研究經歷與跨界挑戰【生醫系 100 蔡弼丞 撰】

當我2007年進入長庚大學就讀時,仍然是生命科學系,2011年畢業時已更名為生物醫學系。在生醫系期間,我在游佳融教授和譚賢明教授的實驗室進行了一個暑假和一個學期的研究。之後於2013年進入生醫所生化分生組,並在曲桐副教授(Scott C. Schuyler)的實驗室進行研究並取得碩士學位。2016年至2020年進入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在新藥開發公司擔任癌症藥物研究員,現任職於日本岡山大學助理教授。
回顧我的學術歷程,從長庚大學時期的癌症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到東京大學探索蛋白質結合位置,再到新藥開發公司進行癌症藥物開發,如今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解析光合作用酵素的蛋白質結構,每一次領域的轉換,都是在長庚大學時期所受的訓練支持下完成的。長庚大學的教育讓我能夠靈活適應不同的研究領域,並且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
在大學期間,從三年級開始的小班級期刊文章專題討論,讓我能夠直接向優秀的老師們學習如何閱讀和解析期刊文章,並從中獲得扎實的訓練。這些經驗讓我更早地熟悉了閱讀期刊文章的技巧,並提升了我的科研素養。此外,長庚大學生醫系及生醫所在每週五下午舉辦的演講,涵蓋廣泛的主題,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不同領域的研究和經歷,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也讓我更習慣並不害怕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
在硬體方面,長庚大學擁有先進的實驗室器材和充足的實驗儀器,這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育方面,生醫系及生醫所的課程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未來發展,致力於將學生培養成為具備獨立研究能力的專業人才。
我很榮幸能成為長庚大學生醫系所的一分子,並深深感謝母校在我學術道路上提供的支持和培養。長庚大學的教育不僅為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培養了我面對不同挑戰的能力,讓我能夠在學術和職業生涯中不斷前進。

【蔡校友目前於日本岡山大學異分野基礎科学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



▲蔡弼丞校友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