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育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優秀資訊工程人才」,所培育之資訊工程人才日後在資訊單位將擔任「計算機系統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網路技術工程師」或「人工智慧工程師」等職務。依據其應執行之工作內容及應具備之核心知識,及考慮符合EAC2024規範所列之九大核心能力,制定學生於畢業時應具備之九大核心能力如表3-1所示。
|
學年度 |
學生於畢業時所應具備之核心能力 |
|
95-110 |
1.運用資工領域、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之能力。 2.發掘、分析及處理資訊系統運作問題的能力。 3.設計與執行資訊系統實驗,與分析實驗數據之能力。 4.運用適當工具、儀器與現存模組執行資訊系統軟硬體開發之能力。 5.規劃、建立資訊系統測試環境、執行測試與結果分析及所需之專案管理能力。 6.具備撰寫與運用資訊系統設計文件之能力。 7.具備有效溝通與合作之能力。 8.理解資訊倫理與社會責任。 9.瞭解資訊工程技術對環境永續、社會共好及全球發展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
本系所制定之九大核心能力,與EAC2024規範之八大核心能力對應關係,另如表3-2所示。其與本系教育目標之關聯性,請見表3-3。
|
學生核心能力 |
IEET認證規範3核心能力(依據EAC2024) |
|||||||
|
|
|
|
|
|
|
|
|
|
|
1. 運用資工領域、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之能力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 發掘、分析及處理資訊系統運作問題的能力 |
0 |
1 |
0 |
0 |
0 |
1 |
0 |
0 |
|
3. 設計與執行資訊系統實驗,與分析實驗數據之能力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
4. 運用適當工具、儀器與現存模組執行資訊系統軟硬體開發之能力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
5. 規劃、建立資訊系統測試環境、執行測試與結果分析及所需之專案管理能力。 |
0 |
2 |
0 |
0 |
1 |
1 |
0 |
0 |
|
6. 具備撰寫與運用資訊系統設計文件之能力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
7. 具備有效溝通與合作之能力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
8. 理解資訊倫理與社會責任 |
0 |
0 |
0 |
0 |
0 |
0 |
0 |
1 |
|
9. 瞭解資訊工程技術對環境永續、社會共好及全球發展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註:1.矩陣中請填入關聯性:1表示相關,0表示無相關。
2.請自行增列表格。
表3-3 107-112年度資工系教育目標與學生核心能力關聯表
|
學年度 |
教育目標 |
相關聯之學生核心能力 |
關聯性說明 |
|
95-110 |
目標一:具備執行資訊系統(含元件)分析、設計、製作、應用及維護等工作所需核心知識及能力,以滿足其執行工程專業或繼續進修之所需。 |
1. 運用資工領域、數學、科學及工程知識之能力 2. 發掘、分析及處理資訊系統運作問題的能力 3. 設計與執行資訊系統實驗,與分析實驗數據之能力 4. 運用適當工具、儀器與現存模組執行資訊系統軟硬體開發之能力 5. 規劃、建立資訊系統測試環境、執行測試與結果分析及所需之專案管理能力。 6. 具備撰寫與運用資訊系統設計文件之能力 |
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育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優秀資訊工程人才」,本系所培育之資訊工程人才日後在資訊單位將擔任「計算機系統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網路技術工程師」或「人工智慧工程師」等職務,此處所列核心能力1~6之完備,洽能實現本系之第一項教育目標,滿足其執行工程專業或繼續進修之所需。 |
|
目標二:具備從事資訊工程專業應具之工作素養以迎接未來不同的職場生涯。 |
7. 具備有效溝通與合作之能力 |
畢業生藉由具備有效溝通與合作之能力,以迎接未來不同的職場生涯。 |
|
|
目標三:瞭解資訊工程師於社會、環境、倫理方面之各項責任。 |
8. 理解資訊倫理與社會責任 9. 瞭解資訊工程技術對環境永續、社會共好及全球發展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
畢業生藉由核心能力8~9之完備,以實現本系第三項教育目標,瞭解資訊工程師於社會、環境、倫理方面之各項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