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榮耀報你知

系友經驗談

164101885.png
2019 系友經驗分享 2019.01.11
107級畢業生 - 李肇文
大學生涯-興趣的探尋與社會化的過程 李肇文         我是107年畢業的李肇文,算起來我也才畢業三四個月而已,現在也剛開始讀研究所,對於每件事也正在慢慢摸索,大概也只能給予大家四年來在長庚的經驗。         在讀長庚電子前,其實我曾在另一所學校讀過一個半學期,但實在是太混了,所以就被退學進入了重考班蹲了半年,考上了長庚電子,由於重考過浪費了許多時間因此態度改變很多,在輔大時我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每天通勤上下學,一般來說大家都會認為回家才會認真讀書,但其實不然,有同儕間跟著一起讀才會有動力,彼此互相討論也可以讓大家有更加進步的空間,在長庚的環境由於地形封閉的關係同儕都會住在一起,晚上大家可以一起讀書一起努力,但由於長庚校區較為封閉,也因此對於校內資訊的管理也較多,也因此參加不同的社團訓練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已我自身的經歷來說,我曾經擔任過系學會會長、學生議會副議長,也曾經在彰友會參加過兩次返服,在擔任這些社團幹部或是參加這些活動時,不管是學校行政上的交涉、統合大家工作的能力、識人的能力、與夥伴間的溝通,在經歷過這些後都會獲得很多的收穫,或許當下的自己會覺得很浪費時間,但這些就是現今社會所需要的軟實力,除了自己的專業能力的精進以外,在未來工作上我們總是會遇到不同人,必須跟不同的人做溝通,當然不可能在遇到的當下才開始練習,與人溝通的過程是需要經驗的累積,說話其實也可以當作一門很專業的課去學習,即便是現在的我也還在慢慢學習累積經驗中。         在長庚電子上了四年的課,老師們除了教導我們專業知識以外,在做事上的態度也教了我們許多,像是國神就一直而提面命的跟我們說要讀書就要追根究柢的去讀,如果連追根究柢的精神都沒有那倒不如就去賣雞排好了,讀電子系沒有電子工程師的專業,那倒不如去尋找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東西研究,讓自己掌握好自己人生的道路,一直埋首於自己不想要的環境裡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在大學多到開始要關的年代,有個大學學歷並不事一件非常難的事,因此在大學四年內要追尋的不只是專業知識的養成,還有自己要如何在四年內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道路去走才是讀大學真正的意義         不管是興趣的培養,人與人溝通技巧的精進,在大學四年裡面我們都有充足的時間去練習,常有人說大學生活就是由你玩四年,但除了玩以外,大學生活更像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讓我們去銜接不管是職場或是未來的人生選擇,也希望未來的學弟妹們都可以找出自己最適合的方向,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失志就放棄自身的興趣與追求的目標。
497559255.png
2019 系友經驗分享 2019.01.11
104級畢業生 - 呂宜庭
平凡中的不平凡 呂宜庭         現在回想起來,大學時期是我人生中最多采多姿的一個篇章,擔任系學會的副會長,承辦系上的活動,同時也參與了社團,在嘉雲會的期間,當總召辦了許多活動,更參加了返鄉服務隊;雖然有時系上和社團的活動會兩頭燒,累是一定的,但我很享受在過程中和伙伴一起激盪出的火花,並笑納最後甜美的成果。         其實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閒不下來的人,升上大三後,接觸到排球並愛上排球,加入系女排一切從頭練起,並抱持著全力以赴的態度,每次的系練、寒暑訓幾乎不缺席,所以更能體會到和隊友一起成長的快樂;同時也很慶幸自己接觸到排球,讓我在就讀研究所的過程中,有個紓壓的管道。         研究所畢業進入職場後,到現在已經過了半年多,在這段時間更能體會到什麼是活在當下,工作上認真去學習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努力做好主管交辦事情,更重要的是學會和各式各樣的人相處,打好自己的人際關係。下班後更會去發展、經營自己的興趣,像是繼續打我愛的排球、游泳或是在假日和同事一起爬山,喜愛美食的我總會挖掘餐廳和朋友一起享受佳餚;讓自己的身心保持最好的狀態。         雖然現在我所做的事情在大多數人的眼中並不是那麼偉大、精彩,但我相信認真做自己、開心做自己,把握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可以活出平凡中的不平凡。
294202582.png
2019 系友經驗分享 2019.01.11
101級畢業生 - 凌鈺庭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之活動觀察 凌鈺庭         比利時國際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為歐洲最大的電子研究交流平台,除了比利時政府的支持外,有眾多業界的電子公司參與投資,由於鄰近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KU Leuven),產學合作密切,與來自世界70個國家的工作夥伴共享研發成果,為下一代的電子產業布局的重要推手。為使這交流平台持續發展,IMEC相當重視內部與外部進行常態性的交流,以下詳列研究員近幾個月的觀察。 PTW夥伴技術研討會         每年IMEC最重要的國際交流活動為10月和6月的夥伴技術研討會(PTW, Partner Technical Week)。研討會以半導體領域為主,依照各主題分類成邏輯元件(logic devices)、記憶體(memory)、導線連接與後段製程(interconnect/BEOL)、光輸入輸出系統(optical I/O)、先進顯影技術(lithography)、三維晶片系統(SOC)、和生物醫學(bio-medical)等。在為期一周的活動中,投資夥伴和合作關係人會派遣主管和該領域的專家學者前來驗收成果和討論未來研發方向。而IMEC的教授、研究員和研究生會發表近半年的研究成果,用口頭簡報或是海報張貼的方式呈現。由於成果的好壞往往決定了未來的互動與資源,因此雙方都相當重視。 PhD students’day         在每年一次的博士生日,博士生會盡可能地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海報,張貼在展示室中供所有的學生和研究學者參觀。展示者會在自己的海報前為有興趣的人解釋自己的實驗,會場則備有點心與各種飲料免費讓大家享用。這個交流活動對所有IMEC的研究員及研究生來說有很多正面的意義。研究員能從博士生的成果了解整個IMEC內部各個領域和部門狀況,以及未來科技的走勢與可能性,甚至可以推測出內部的資源分配,以利提出符合時宜的研究計畫。對於博士生來說,可以提升自己研究的解說能力,從別人的海報中獲取知識,或從交流中學習社交技巧。整個活動約有六個小時的時間,雖說以研究生為主角,但基本上所有的研究員都相當積極的參與,是一個擁有相當優良傳統的活動。 PhD public defense         博士班畢業公開口試是博士生畢業前最重要的日子,在這天博士生會準備一小時左右的簡報,接著是評審委員的口試。除了教授的提問之外,現場的研究人員也常提出疑問,甚至直接質疑研究的成果。博士生必須要盡可能地回答,才能在口試取得高分,完成學業。在IMEC中研究生和研究人員參加博士生公開口試相當踴躍,通常需要借用可容納百人以上的演講廳。由於整個過程歷時兩個小時以上,通常會以一個小型的點心餐會作為結束。 藉由上述活動,研究生能練習成果的發表,還能與世界各地的業界人物進行交流。在拓展知識廣度的同時,洞悉業界的發展趨勢,拓展自己進入職場的籌碼。研究員認為IMEC的環境特殊,資源充足,與學校和產業的關係密切,是一個適合學生攻讀博士班的場所。期望未來有更多的台灣學生前來學習,並將這些優良的模式帶回台灣,為台灣的學術和產業貢獻一份心力。
175487066.png
2019 系友經驗分享 2019.01.11
96級畢業生 - 邱安平
臺灣第一個冠軍博士賽車手 邱安平         長庚就讀博士班時,就相當熱衷於運動,博二到博五上了八個學期的高爾夫球課,要知道將來出社會,一堂高爾夫球課可是一兩千元起跳,除了高爾夫球之外,博一就參加電子系壘球隊,當時是一個沒有制服,連比賽都要到處湊人的球隊,在博四那年的系際盃,由我主投數場,雖然在系際盃準決賽敗給冠軍醫學系,但最終仍獲得第三名,在畢業前夕,也不忘培養新人投手,博五的系際盃,由大一新鮮人主投,終於順利奪得電子系第一個壘球系際盃冠軍。           畢業之後,進入電子業工作,工時長壓力大,運動時間少,身體越來越差,但除了一般的跑步騎車游泳以外的球類運動多要團體進行。而 2016 年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正規的賽車運動,加上大學時期就對汽機車相當有興趣,甚至常在朋友修車廠幫忙,因此有正規的管道可以接觸 FIA 的合法賽車運動當然是躍躍欲試。一開始取得 FIA /中華賽車會的國內級賽車手新手執照,也購買一台 1995 年的手排 BMW E36 328 車輛,自己拆光內裝,然後進行 FIA 所規範的安全規定的改裝,諸如 11 點以上的防滾籠、滅火器、斷電開關、賽車椅、六點式安全帶、三環表、熱熔胎等...然後從日本雅虎買了安全帽,還有一些人身配備’hans,都要防火並符合 FIA 認證,賽車服是大名鼎鼎的車手李一統統哥割愛。           做了種種的準備,我沒想到的是……練習,但我就自信滿滿的報名了 2016 中華賽車會在大鵬灣所舉辦的全國錦標賽新手賽,當年比賽是三天,週五開放練習,因為開夜車下大鵬灣,幾乎沒有睡覺,第一次到了賽車場,整理完 pit 區,就開始教練帶跑,我坐在副駕被甩來甩去,頭昏腦脹,然後換我自己下場,大鵬灣的氣溫都超過 30 多度,全身穿著防火賽車服,整個只有頭昏而已,練完一節,就累得躺在椅子上睡著了! 而教練對於我的練車成績很不滿意,一直催促我下去練車,但是我實在太累了! 到隔天的第一場新手賽勉強完賽,第三天比賽,一開出 pit 區,氣溫超高,但是暖胎圈完,停在起跑線上,突然下起傾盆大雨,但賽會仍然決定起跑,第一彎就滑出去五台車子,我突然變成領先群,油門只有踩得更用力,沒想到同樣在第一彎,時速從 160 煞到 110 失控打滑,這時候腦袋一片空白,只有反射動作轉動方向盤,修正車頭方向,沒有踩煞車,轉了兩圈順利停在跑道上,繼續比賽…….最後比賽結果,我居然拿下新手賽的最穩新手冠軍。在比賽前,教練就跟我說過,我最有機會的就是這個獎項,但是我只是一笑置之,沒想到我第一次下大鵬灣就捧回一座冠軍獎盃。2017 年升級 B 組比賽難度更高,都以完賽取得車隊積分為主,最佳成績第四名。2018 年第一場第五名完賽,而希望十月的最後一場比賽能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