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Q:放射是什麼醫放系學生在學什麼?

A:這要由組成物質的各種元素的原子構造說起。原子是由質量集中的原子核與繞著原子核外圍軌道旋轉的電子所組成。傳統上,放射是指原子核或外圍軌道上的電子由於本身結構的不穩定或受到外力衝擊,造成能階狀態改變而釋放出粒子(如電子、質子或中子等)或能量(如光子)的現象。其所放射出來的射線即稱為輻射線。其中游離輻射具有相當高的能量可以穿透生物體並對生物細胞造成傷害,但也由於其高穿透的特性可以在醫學上用來做為透視人體的工具(如電腦斷層或X光攝影),而其可造成生物細胞傷害的特性則被用來殺死癌細胞做癌症治療。因此游離輻射在醫學上有相當大的用途。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運用逐漸擴展到非游離輻射的領域(如核磁共振、超音波等), 並在疾病診斷上有非常大的貢獻。簡單來說,對生物體的了解加上化學方面的知識使我們有了藥物,檢驗及分子生物方面的醫學應用;而對生物體的知識加上對物理理原的了解即構成放射物理在醫學診斷及放射治療上的用途。醫放系學生主要即在學習後者在醫學上運用的原理與技術。

Q:請問長庚醫放系希望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A: 醫放系主要教學目標有兩點。第一在提供醫事放射師之專業養成教育; 第二在提供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領域科研深造所需之基礎知識。長庚醫放系希望畢業生不但具有放射專業知識,而且學會對問題做科學性的分析思考,因此,在課程安排上不僅強調臨床知識的傳授,亦強調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學生畢業後不僅可以直接參加國考取得放射師專業執照,我們亦鼓勵學生在生涯規劃上做多面向的嘗試,選擇適合自己興趣的第二專業方向。

Q:請問醫放系畢業生未來出路的可能性?

A:同學唸完醫放系,常常以為只能當臨床放射師或者醫學物理師。對於長庚醫放系同學來說,出路與生涯規劃不只如此。因為本系強調跨領域整合學習,提供同學非常豐富且多樣性的學習內容,除了醫放臨床執業,更具備學術科研與醫療器材技術的研發能力,可以從事教職與研究員,以及相關產業(工程師、醫

療器材研發製造、醫材市場與規劃)、生醫新創,還可以考關務、台電,以及原能會等公家機關,擔任公職工作。


Q:從事放射工作,職業傷害的可能性?

A: 不可否認,所有的職業都存在某種職業傷害的可能性,如計程車司機發生車禍的機率會高出一般人許多,從事放射相關工作當然也會有職業傷害的可能性。一般大眾對放射相關工作最大的疑慮即是否會有輻射傷害。我們不能完全否認這種傷害的可能性,但其機率是相當低的。輻射線是在100多年前被發現,隨即被應用在各 種用途上。早期人類對輻射傷害的特性認識不夠以致無法有效的採取對策去屏蔽它,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及經驗,我們對它的了解已非常充分。時至今日,因為無知發生輻射傷害的可能性已非常小(遠小於計程車司機發生車禍的機率)。而且相較於其他職業傷害,由於一般大眾對輻射的疑慮,使得投注在防止意外發生的資源遠遠大於其他職業。在台灣從事輻射相關工作人員已歷經好幾個世代,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些工作人員癌症發生的機率比其他一般大眾高。而在放射師的專業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部份即是輻射防護的訓練,使得這些專業人員有足夠的知識去保護自己與病患。專業訓練加上嚴格的輻射防護規定,我們認為家長並不需要特別去擔心這方面的傷害。

Q:長庚醫放最大特色是什麼?

A:在臨床教學方面:長庚醫放系是擁有全國最大醫療體系—長庚醫院的教學支援,再加上長庚醫院對最先進醫療儀器的引進不遺餘力,其結果是長庚學生在就學階段即能接觸到最先進的儀器及最新的臨床治療技術,醫放系有許多實驗課是在醫院利用臨床貴重儀器由臨床放射師或物理師指導進行。

在研究教學方面:醫放系專任師資皆擁有國內外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或為資深主治醫師,不管在教學或研究上皆有豐厚的經驗。學生若對研究有興趣在大二下學期開始即可修習專題研究,大部分的老師除了基礎研究外亦具有臨床經驗,兩者結合使教學內容在單調的理論推導外亦能加入活潑生動的實際範例增加學習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