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本校醫學院魏福全院長榮獲行政院97年『傑出科技貢獻獎』
|
|
|
|
賀本校醫學院魏福全院長榮獲行政院97年『傑出科技貢獻獎』
|


|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為傑出科學與技術人才之選拔表揚,係遵照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在行政院長任內指示:「對於科學技術之創新,其有特殊成就之人員,應由政府專案加以表揚」之原則辦理。原名為「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95 年行政院為了彰顯本獎項對於國家社會貢獻之意義,著重在其研發成果之重大貢獻,特別將「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獎項名稱修正為「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得獎獎金也調高為 100 萬元整,鼓勵科技人才長期持續從事研究發展工作,以期獲取更輝煌之成果,對國家社會提供更優異之貢獻,本校魏福全院長 以「穿通枝皮瓣及自由形皮瓣之創新研發及臨床應用推廣」之創新研發獲得此獎項,本校師生由衷恭賀,也同感榮耀。
以下為魏院長個人簡歷及選拔理由摘錄自 2008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得獎手冊如下:
個人簡歷
-
生日:1945年10月15日
-
現職: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長庚紀念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
-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
經歷:
-
應邀至美、加、英、奧、德、南非等國家,包括哈佛、霍浦金斯、華盛頓、加州等著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共 50 多次
-
國際重建整形暨美容外科醫學總會副秘書長
-
世界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
國際顯微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
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
-
中華民國手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
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系主任
-
國際學術刊物 Microsurgery 主編
-
中華民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
美國路易維爾大學手外科研究員
-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整形外科及顯微手術研究員
選拔理由
-
研發成果之影響性
-
學術效益:自1982年迄今已發表論文 365 篇,撰寫教科書章節 54 篇,應邀演講 500 次,教學訓練 60 次,擔任國際顯微手術雜誌主編五年,論文被引用次數 4002 次,H-index 達31次(有31篇論文至少被引用達31次)。
-
社會效益:所領導之顯微手術團隊完成 18,000 個病例。造福肢體殘缺、多種癌症及各種軟組織缺損的患者,其所創發的術式也廣為國內外醫師採用。
-
經濟效益:對於傷口重建上的貢獻很大,可以有效的縮短病人住院天數,使病人肢體功能保存並恢復工作能力,對經濟效益之貢獻甚為卓越。同時,吸引 56 個國家 700 多位研究員來台取經,對其他國家之間經濟效益也貢獻良多。
-
研發成果之改革性
-
將傳統整體組織的顯微移植,利用精細的顯微技術及細部解剖學之研究,提出許多改革性的手術方式,將組織中的骨、肉、皮分離,但仍以微細血管連接,改變傳統重建皮瓣手術的局限,成為當前重建手術之主流。
-
開創將病人腳趾移植至手的移植方式,使手部功能與外觀達到最佳之境界。領先發展腓骨骨皮瓣重建技術,成為口腔癌下顎骨重建之主流手術法。創新穿通枝皮瓣之定義,成為目前皮瓣移植手術之主流。魏福全院長領先發展穿通枝皮瓣及自由形皮瓣及腓骨骨皮瓣重建下顎骨技術之創新,使身體更多部位可做為皮瓣,對於重建手術有重大的改革性。並於2006年被美國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選出為整形外科史上 20名最重要的創新發明者之一。本次研究重點魏醫師提出了新的創見,於整形外科領域重建組織移植顯微手術之技術開發具有特殊的創新性,以穿通枝皮瓣手術的研究與臨床應用,教導後進,節約了醫療社會資源,享譽國際,研究成果直接對人類的健康有傑出的貢獻。
-
研發成果之創造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