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

82年成立至今,校友保守估計2900人以上,學生都在各崗位有極佳的發展,也能發揮所長。

學長 黃鐘賢

一轉眼已經從學校畢業十五年了,回想自己求學生涯,從大學、碩士到博士,自己在長庚的校園、教室以及研究室裡,待了將近十三年的時間。在一開始的大學時期,其實自己並沒有很明確自己的興趣、專長、更不用提職涯目標、生活規劃,只是照表操課地上著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等科目、努力只是為了掙扎著拚過60分。還記得在大三的時候,修了李建德老師的數位影像處理,當時發現,用程式與邏輯的方式讓電腦識別文字、圖形非常有趣,好像心裡突然有扇門點了燈,讓我想進去瞧瞧,也因此,碩士、博士時期,我就持續跟著李老師於影像處理、電腦視覺這個領域去深入發展,培養出自己在專業領域上的能力。

畢了業,這項能力也成了我在職場上的敲門磚,陸續在工研院、廣明光電擔任研發人員的工作,再轉為管理職,帶領著研發工程師開發具視覺能力的機器人。這幾年搭著AI熱潮,公司所開發的具AI視覺的協作型機器人,在國際市場上搶到市占率第二的位置,也將台灣製造、台灣品牌推向國際。

長庚大學電機系的師資陣容內容非常完整,同學們可以在不同專長的師長與多元的課程中,不管是半導體、通訊、資訊、控制、軟體、硬體等,探索出自己的興趣,找出可以作為人生志業的一條路。在校園環境中,找一位你可以崇敬、追隨的師長、找一位你願意仿效的學長或同學,最為標竿去塑造自己未來的模樣。預祝所有的同學,在長庚這個美麗的校園中,能跟我一樣探索出人生的志業。


1998年取得長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學位
2000年取得長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學位
2007年取得長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學位
2008~2013 研究員,工業研究院資通所前瞻技術中心
2013~2015 技術副理,廣明光電智慧系統處
2015~2021 經理,達明機器人機器視覺部
2022~今 資深經理,達明機器人視覺應用事業部


學長 簡宏諺

回想起當初是為什麼會來到長庚電機所就讀的原因,「私校資源最多、離家最近」是最主要選擇長庚就讀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出了社會找工作,去面試的時候,所有的面試官都是依照一個大原則去判斷面試者是否可達到錄取門檻,什麼原則呢?「剛畢業的看學歷、有工作經驗的看經歷」,長庚大學是私立學校排名第一,而且有提供許多校內外實習的機會,所以再念書階段,是有機會提早接觸到業界的工作,這樣的經驗實屬難得,等於是有學歷也有經歷,可以提早找出自己的興趣,是否有強烈的意願繼續往自己專業的領域發展。

    基於這樣的豐富資源選擇,讓自己在進入業界的時候,不但不會害怕,反而更有自信去面對實際的挑戰,有著學校扎實的專業知識訓練,並且馬上在工作上學以致用,這就是贏在起跑點的關鍵,隨著時間的發展,技術的加深,同時對於管理知識的自學與補強,進而造就了現在的我,真的很感謝 張偉能 教授及學校其他老師在研究所二年扎實的訓練,即便是要再重選一次學校,我依然會選擇長庚大學電機研究所,因為這真的是一個值得就讀的學校。

2007 畢業於長庚電機所 指導教授 張偉能教授

2007 加入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1 資深工程師

2013 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

2014 電源開發技術部門主任

2017 電源開發技術部門副理

2021 電源開發技術部門經理

專長:電力電子開發技術

      國際證照 專業專案管理師(PMP 2012-2021)

研發經歷

2009-2012  220Vac單相 10kW AC/DC

2012-2015  220Vac三相 10kW AC/DC Converter

                   380Vac三相10kW AC/DC Converter

2009年,率先學習市電並網技術並應用於高端量測設備當中,此技術可將待測物釋放的能量回饋到市電網中,來達到測試過程中的節能減碳,更有效降低環境空調的使用率,對地球環保盡到一份社會責任。   



賀 校友吳詣泓獲2021年長庚大學傑出校友

獲選第19屆長庚大學傑出校友
2001年從母校長庚大學電機系畢業,至今20年,今天很榮幸受母校之邀,回學校領取第19屆長庚大學傑出校友的獎狀與獎盃,感到很榮幸,心中也百感交集。
當年在學校時,很喜歡「看書」,但很不喜歡「唸書」,喜歡看哲學、科技、經濟、商業相關的書,記得大三大四時,把西方哲學史包括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都看了一輪,還依稀記得當年有本結構主義的經典,叫做「寫作的零度」https://en.wikipedia.org/wiki/Writing_Degree_Zero ,作者 Roland Barthes。因為天生喜歡聊天辯論,大四時,經常跟中醫系學弟楊政道醫師 Yang Dao (後來在長庚醫院擔任中醫主治醫師,也是我們台灣奧運、亞運的隨隊醫師多年,現在林口自行開業,德心中醫診所,醫術高明)在宿舍樓梯間,做中西哲學的溝通與辯論,學弟學中醫,談的是老莊思想,我看西方哲學史,相互交流。只是,喜歡看的書都沒有考試,所以在電子學、電路學、電磁學、工程數學等hard core科目的壓榨下,只能在及格不要被當的邊緣求生存,後來的好多年,偶爾還是會夢到明天要考試,還沒開始看書的惡夢XD
大學時期,是一輩子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日子之一,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對參與社團很有興趣,參加學生議會擔任學生議員,雖然一年開沒幾次會,但總覺得新鮮有趣。大二時,想選學生會長,被同寢室的好朋友工管系小蛙勸阻,他說:「你沒有參加學生會,選不上的啦,要不學長要我當資訊社長,我沒興趣,讓給你做好了,我當財務(小蛙很愛管錢,也很會賺錢)」,我想想有道理,反正沒有魚、蝦也好,所以就去認領擔任資訊社長。剛剛選上社長那天(因為沒有社員,所以就是前任社長說我是社長,就選上社長了),學長當天給我一把社辦鑰匙,我非常興奮,但打開一看,空空如也,記得連一張椅子都沒有。後來,我開始想怎麼壯大資訊社,在1999年,在學校舉辦「代購電腦」的活動,幫大一新生買電腦,提供維修服務。這生意挺好,當時新生不太懂的怎麼買電腦,都去光華商場或NOVA組裝,我們就用團購概念,把學生的需求集合起來,一次買50台,光開學那兩週,我們的成交金額就達到207萬台幣,管財務的電子系同學小叮噹當時很緊張,數十萬台幣放在寢室鎖起來,很怕遭小偷。社團獲得第一桶金之後,就開始招兵買馬,我說服當時幾個系的幾個好同學,作為社團上課老師,同時也為學弟妹提供買電腦的售後服務,包括教大家怎麼用電腦(請記得那是1999年,電腦還很新穎呢!),以及提供維修服務。我想大家都有經驗,剛入學的新生學妹們不太會修電腦,這時很多男學長(都是我們同學)都經常主動自告奮勇,願意犧牲自己的休閒時間,到女生宿舍幫忙修電腦,公益服務。所以,我們經由建立這樣的供需,創造了一個良性生態系,讓學長們能「合理的」進入女生宿舍修電腦,也讓學妹感受到這貼心的服務(學弟基本自己都很快就學會),新生們口耳相傳,讓我們業績好的不得了!從拿到空的社辦,沒有社費,到我們交接給下一屆學弟前,一共15位資訊社幹部(主要都這屆的同學)到台北仁愛路福華飯店吃buffet,一人1,500元由社團買單,我們還買了很多伺服器、一台雷射印表機、一台噴墨印表機、完整的桌椅、溫馨的社辦、大約數十人的社團、還有10萬台幣的現金,給到後來接手的下一屆社長。回想當時,真的可以用吃香喝辣來形容。
大三,我參選系學會會長,在策略運用下,與部分同學結盟,順利當上系會長。在系學會,獲得我們當時系主任盧而輝教授(在圖片中)、以及後來的新系主任李建德教授(也在圖片中)的支持,我們辦了很多大型全校性活動,包括「電機週」,在長庚非常保守的學風下,我想要突破現狀,並給學校帶來刺激,所以跟系學會的同學幹部們討論(老丁、鳥猴、獅子、PP、欣隆、Dog 廖、斷腳、宗信、又誠還有好多好同學),最終決定舉辦衝擊保守勢力的「啤酒大賽」,但系學會沒有錢(有錢的是資訊社XD),所以我跟幾個同學開始去拉贊助,接觸近10家啤酒廠商,最後美樂啤酒Miller Beer接受我們提案,在全校(包括學生活動中心)幫他們拉上廣告布條,甚至在校園各處插上美樂啤酒廣告(當時就開始有廣告的意識了),成功說服美樂免費提供我們100箱啤酒,我們在學校幫他們打廣告,提供結案報告。同時,我也邀請學校山下的「迴龍燒烤」老闆,開一台燒烤車,搭配啤酒,夏日晚風,啤酒配燒烤,獲得同學滿堂彩。最後啤酒喝不完,還記得我們寢室還有好多箱啤酒,花了幾個月才消化完畢。
大四,同學們都在努力準備研究所考試,因為我想出國唸書,就沒有去補習班念電機相關課程,轉到南陽街美加補習班,補習TOFEL與GMAT,但因為社團實在太好玩,所以大四我拉了學校所有系學會的會長,成立了「系學會聯合會」,擔任創會主席。各系學會長是當然成員,同時我們也選出「工學院代表」「醫學院代表」「管理學院代表」,以及主席與總幹事,5位學生代表,參與校務會議,積極代表學生提出建議,希望學校更好。
擔任系學會聯合會主席這角色時,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趣事。因為長庚大學是已故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先生創辦,我當年非常崇拜王董事長,所以當年雖然可以選填成大的理學院、中央機械等科系,但還是決定念長庚,原因主要是希望學習台塑與長庚的管理。在參與校務同時,我們跟當時校長吳德朗教授溝通,希望到台塑大樓拜訪王永慶先生,校長答應了,後來我們真的到台塑大樓王董事長辦公室,但不巧那天他臨時有急事到麥寮出差,但也因此驚動長庚決策委員會的王瑞瑜小姐到學校來找我們溝通,雖然很可惜沒有見到王董事長,但這經驗至今回想起來也覺得有趣。
當時除了電機系的老師們對同學非常好以外,我也很懷念2021年剛剛卸任的包家駒校長,我在校時期,包教授是擔任副校長的角色,對我們學生非常包容,還記得當時跟副校長談事情,可以天南地北、無所不聊。我們系學會聯合會學生代表們,也受包校長之邀,到台塑大樓頂樓,吃真正的傳說中的台塑牛排,還記得第一次吃牛排是刀子+筷子吃,還配大蒜,聽說是王董事長的口味。因為捨不得吃,還打包帶回宿舍分同學吃所謂的「真正台塑牛排」。沒有包校長,我的大學四年也不會這麼精采。
剎那間,忽然發現自己已經大學畢業20年了,這麼多年,經歷當兵、退伍、到中國工作、回台灣在IBM服務、去英國念書、最後創業。這麼多年,對於學校當年的點點滴滴,都像昨日一般清晰,今天遇到盧而輝主任時,還跟他提到當年大四,盧老師在運動會休息時,找我到樓下陪他抽煙,我也抽了根社交煙(基本我不抽煙),當時真的有老師把我們當朋友的溫暖感覺,至今難忘。無論是包家駒校長、盧而輝教授、李建德教授、系祕淑金、嘉宏、學務處高承亨教授、陳叔剛老師、加波San、林炆標系主任,還有一票資訊社、系學會、系聯會的同學、學長姊、學弟妹,讓我的大學生活多采多姿,一輩子難忘。
今天,一個不是特別用功的學生,獲得「長庚大學傑出校友」殊榮,坦白說受之有愧,但是今天的活動,看到幾位曾經非常親近的老師、教職員,時光瞬間回到20年前,真的開心又感動。希望有機會,能跟老師與同學們在多聚聚,話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