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112 -1學期】原鄉兒少健康議題

授課教授:連心瑜老師

修課時間:2023/6/17(六)-6/20(二)、2023/7/2(日)-7/6(四)

學分數:3 學分

修課對象:長庚大學各系所學生

學年/學期:112 / 1

修課地點:桃園市復興區

課程目標:
1、能理解大學生對於社會責任之定義與目的
2、能理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主軸定義與意義
3、能瞭解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的十大影響兒童青少年健康之議題
4、能瞭解影響台灣原住民兒童及青少年健康之相關議題。
5、能整合醫學、人文、法律及護理知能來提供原鄉兒童青少年之照護需求。
6、能統整運用各種醫療新知及技能提供兒童與青少年健康促進介入服務。
7、能用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幫助台灣兒童及青少年於目前之文化、社會、經濟及家庭狀況之問題。
8、能透過設計思考之訓練,同理、釐清服務對象之問題與需求,以達成創意性衛生教育技巧,並執行成效評估
9、能貢獻自我價值於促進原鄉兒童與青少年健康。

教學方法:
1、課室教學與案例討論
2場域探勘、實地參與訪視
3設計思考活動執行
4營隊活動設計與介入
5服務學習與反思分享
6小組專題報告成果評值
7場域民眾回饋分享

評量方法:
1設計思考建構健康促進隊營隊企劃書 20%
2健康促進衛生教育微電影或動畫設計 20%
3設計思考建構健康促進營隊成果口頭報告 (團體) (包含場域探勘、透過小天使小主人方式配對實際與對訪視,將個別分配國小學童進行訪視) 40%
4服務學習反思報告 (課程與服務隊活動參與後之個人反思) 20%

教科書/參考書:
1Denny, S. (2013). A Clinical Handbook in Adolescent Medicine: A Guid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Who Work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ew Jerse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y Ltd. Viner, R. (Ed.). (2013). ABC of Adolescence. John Wiley & Sons.
2Chen, W., & Chang, M. H. (2010). New growth charts for Taiw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ased 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andards and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Pediatrics & Neonatology, 51(2), 69-79.

選課方式:已開班,若2024年暑期有開課,學院將公告報名連結,請持續關注本院最新消息

課程內容:
本課程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創新課程,建構學生具備兒少健康促進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訓練後將由教師帶領利用所學習過的專業技能分析場域中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並與教師討論後擬定服務策略與施行計畫及成效指標,學生經過專業課室訓練後,將實際進入場域,服務四天共計36小時。最後一週針對場域問題進行反思與回饋。學生修完本課程後能對於台灣地區之兒童健康狀況有初步之見解與評估,反思因為國家兒童健康照護政策與社會潮流所帶來之影響,促使學生能理解大學社會責任之真正含意。

課程內容


課程照片:

課程照片
課程照片

圖一、行前訓練-邀請專業醫師授課

圖二、行前訓練-設計思考激發創新思維

課程照片
課程照片

圖三、場域實踐-帶領場域學生口腔清潔教育

圖四、場域孩童都很認真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