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長庚大學 #永續與能源研究中心 #CGU #CSET× #麻省理工學院 #MIT 跨國合作】揭示量子點協同作用下的全新光–物質交互機制

由 本中心 #吳明忠 教授 / #林廷翰 助理研究員 與 麻省理工學院MIT Prof. Mingda Li 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歷經兩年深入合作,整合理論建模與實驗觀察,成功闡明嵌入導電性基質中的量子點密度調控所引發的非微擾性光–物質交互效應。本研究提供一套可預測且具指導性的設計方法,有助於未來開發功能性混成材料與先進光電元件。
#量子點(Quantum Dots, #QDs)作為奈米尺度的發光單元,長期以來多被視為彼此獨立的粒子。嵌入型量子點混合材料具備高度可調控性,然而目前該類材設計策略迄今仍缺乏明確的理論依據,且變因眾多、試誤成本高。在本研究中,團隊發現當 QDs 嵌入具導電性之半導體高分子基質(如 #P3HT)時,基質可作為介質誘發 QD 間的非微擾性耦合互動,進而顯著改變材料的光電特性。所呈現的集體行為,如:載子壽命延長、束縛能量提升,將隨 QD 濃度上升而更加顯著,且與 QDs 嵌入絕緣基質如 #PMMA,所呈現的獨立性質形成對比。考量目前該類材料設計普遍缺乏明確原則,且變因眾多、試誤成本高,本研究透過建立量子場論(Quantum-field theory)模型,成功重現並解釋上述實驗現象,為混成材料的理論預測與功能優化提供全新路徑。
📌 研究重點摘要
✅ 證實 QD 密度上升可增強非微擾性交互效果
✅ 量子點行為與絕緣基質(PMMA)中顯著不同
✅ 建立具一致性的量子場論模型
✅ 融合實驗與理論,建立預測式混成材料設計框架
📘 本研究發表於 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IF: 21.8),展現台美跨國團隊在量子材料與先進複合材料設計領域的重要貢獻。
📄 論文資訊:
Giant, Non-Perturbative Tuning of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of Embedded Quantum Dots in Semiconducting Matrices
🔗DOI:https://doi.org/10.1007/s42114-025-01358-2
#PerovskiteQuantumDots
#HybridMaterials #LightMatterInteraction #NonPerturbativeCoupling#QuantumFieldTheory #ChangGungUniversity #AdvancedCompositesAndHybridMaterials
揭示量子點協同作用下的全新光–物質交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