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醫學院中醫學系天然藥物研究所碩士班特聘教授方嘉佑帶領藥劑學研究室的研發團隊,近期發表「本土牛樟芝活性成分皮膚傳輸治療乾癬」的研發主題,日前於今(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台北世貿中心一館參加「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的展出,並榮獲發明競賽的金牌獎。
此主題是與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楊世駿副教授、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黃澤宏與組織銀行研究員王東弘,共同合作開發牛樟芝萃取物與其分離的活性成分(DMD),經皮膚吸收治療一系列皮膚發炎疾病,並結合脂質奈米載體包覆活性成分,以促進其經皮傳遞能力,在方嘉佑教授的研究發現,牛樟芝萃取物的有效成份兼具抗發炎及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功效,可利用作為乾癬、異位性皮膚炎與皮膚細菌感染的治療策略。
此成果已獲得三項專利並發表二篇論文,為落實研發成果,方嘉佑教授在長庚大學育成中心輔導之下,成立奈米創研有限公司(NanoCuta)並成立自創品牌「NanoStory」,以牛樟芝萃取物為活性成分,設計多款具有抗過敏功效的化妝品。產品中還融入奈米醫學技術,以增強皮膚的吸收與滲透。此外,並與微晶生醫公司合作,生產銷售12種肌膚保養品,主要訴求為應用於敏感性肌膚。未來,將持續開發DMD 為新藥等級的產品,並徵求產業界的技轉或合作開發。
研發團隊的成員包括: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楊世駿、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黃澤宏、長庚紀念醫院組織銀行研究員王東弘、長庚大學博士後研究莊士億。
方嘉佑教授表示,天然藥物研究所不僅著重於學術研究的發展,亦強調開發技術的應用與落實,目標為我們的研究生於學成後可直接接軌產業界,且確保畢業生於學習期間的知識能於產業界實際運用。方教授獲獎的主題於研發過程中即有多位研究生的共同參與,其中,陳雅萍研究生目前於瑩碩生技醫藥公司服務,博士後研究莊士億則於景凱生技公司擔任研發處長,皆學有所成。
■預期可改善的效益分析及應用的領域
透過「本土牛樟芝活性成分皮膚傳輸治療乾癬」技術所研發的產品,強化了皮膚屏障功能,表現良好皮膚滲透力,尤其在病變皮膚中吸收更佳。產品中還融入了奈米醫學技術,以增強皮膚的吸收及滲透,其奈米劑型療效優於單一藥物。
■預期的商機分析
方嘉佑教授進一步表示,DMD可應於多種皮膚疾病,如:異位性膚炎、乾癬與細菌性感染,亦適合開發於醫療級護膚品、抗菌敷料與外用藥膏、兒童與長者專用抗敏產品。未來,亦可與其他天然藥材聯合開發多成分複製劑,擴展化妝品、寵物護膚保養等市場。
■徵求技轉或合作開發的聯繫資料:
(03)211-8800,分機5521﹔方嘉佑特聘教授,email:fajy@mail.cgu.edu.tw。
摘自 2025/11/27 09:00:00經濟日報 楊連基報導
🥳🥳🥳長庚大學發表「本土牛樟芝活性成分皮膚傳輸治療乾癬」研發技術 可與其他天然藥材聯合開發多成分複製劑--新聞報導
發布日期:2025/11/27
點閱 : 9
「本土牛樟芝活性成分皮膚傳輸治療乾癬」的研發主題榮獲發明競賽的金牌獎,方嘉佑教授(右)與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楊世駿副教授於實驗室的合影。
「本土牛樟芝活性成分皮膚傳輸治療乾癬」的DMD,可與其他天然藥材聯合開發多成分複製劑,擴展化妝品、寵物護膚保養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