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
以臺灣高山植物為主角,打開臺灣和世界的連結。作者透過臺灣高山植物群相,對地球自然史做出不同向度的詮釋。
河口野學堂
此書介紹河海交界的河口地形,與生活其中的鳥、蟹、昆蟲,介紹捕鰻苗、養蚵等活動,是台灣第一本介紹島內各河口生態的自然科普書。
台灣珊瑚礁地圖
讓國人認識珍貴的珊瑚礁生態,引領讀者認識台灣珊瑚礁的分類、分布、特色以及生長現況等,了解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
作者在各地錄下自然天籟,探索自然聲景,以聲音來紀錄動物生態的變化,鼓勵讀者在聲景消失前,傾聽自然的耳語。
小綠山之舞:臺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昆蟲.兩棲篇》
作者劉克襄在臺北市景美區定點觀察寫成三冊《小綠山之歌》,分為鳥類篇、昆蟲.兩棲篇、植物.貝類篇,提醒讀者,只要開一扇窗,就能對自然有所收穫。
東京昆蟲物語:46則與昆蟲相遇的抒情紀事
描寫日本東京都市化後昆蟲物種相遇與消失的慨嘆,可以做為台灣都會區野生物動走向消亡的警鐘。
寂靜的春天:自然文學不朽經典全譯本
美國的瑞秋卡森以反對使用DDT農藥寫成的《寂靜的春天》,深刻地解析有毒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深遠影響,讓春天生物因受毒害而噤聲寂靜,被譽為是可比擬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生態學世紀經典作品。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從古至今科學家對動物同性戀的觀察,發現動物之間的性,不僅為了增加繁殖的多樣型態,更令人驚訝的是,從中發現動物同性戀對物種演化的重要性。
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
是一本談動保的書,導引讀者認真面對動物的生命,對於關心動物倫理的人也能從中獲得知性的啟發
地球相簿 :劇變的一百年 : 以有力的視覺證據見證當今世界的變遷
見證圖像紀錄地球劇變的一百年,受水火旱暖、地震無情,天災與人禍的襲擊下,地貌的悄然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