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2020.11.17 如何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交流會

通識人文社會工作坊「如何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交流會」-影片連結


通識教育中心  
申 請  
學 實 踐  究 計 畫  
交 流  
報告⼈﹕胡正申  
1
09年11⽉17⽇(⼆)  
簡報內容  
簡報內容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四、如何撰寫計畫書技巧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3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今年新增 USR專案多年期  
4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5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6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教師應準備資料  
5
6
7
. 申請補助經費  
. 研究倫理審查  
. 共同主持人同意書  
1
2
3
4
. 計畫申請聲明書  
. 計畫基本資料  
. 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內容  
共同主持人是否為業師選項  
8
. 近三年執行之計畫  
計畫主持人部分請勿超過5頁  
研究計畫簡要架構(勾選)  
9. 授課計畫書  
申請資料皆至資訊平台上傳  
7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8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不需做IRB審查  
但申請時就要有  
告知同意書」  
9
簡報內容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四、如何撰寫計畫書技巧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定位  
11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教學實踐研究的核心精神  
從解決教學現的問題出發,所驅動的一連串系統  
性反省、 批判與建構的歷程,最後結果再回饋給教學  
現場。」  
改變教學現場  
證據的評估  
明確的問題意識  
與時俱進、創新的  
問題解決方法  
具體改變教學現場  
的策略  
•具有系統的觀察  
與分析  
•避免焦點模糊的  
綜合印象  
最核心的兩件事  
•避免籠統的感覺  
12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學實踐研究的義  
為「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學習成效」之目的。  
以「教育現場或文獻資料提出問題。  
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或引入教具、科技媒體運  
」等方式 。  
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成效之歷程 。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作業要點第2--  
13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簡報內容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四、如何撰寫計畫書技巧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14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109年度申請及通過情形  
39所學校  
公立  
大學  
153所學  
141所學校  
最多36件,  
平均 10.72/校  
•  
最多84件,  
最少 1 件  
正  
行  
最少 1 件  
平均 15/  
•34所學校  
平均通過  
平均通過 7  
私立  
大學 12.68 件  
205  
188  
174  
169  
2
1
1
00  
50  
00  
144  
總通過  
件數  
通識通過  
件數  
通識通  
過比率  
116  
1
01  
8
7
48  
51  
37  
2
9
5
0
107 1316  
158  
182  
205  
12.0%  
17.6%  
15.19%  
0
/  
/ /  
1
1
08 1034  
09 1349  
USR  
術… 理  
數列1 205 174 144 188 48 169 37 116 29 51 87 101  
(107通過1,316件;108通過1,034)  
09通過1,349件  
1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人文學門計畫當中,較常用的是學生作業與各類問卷與量表,前後測採用比例極  
高,由於人文學門計畫極為重視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因此許多計畫將基本素養  
與核心能力之測驗或問卷作為前後測,以評估課程對學生的效益。  
其中,訪談約佔55%,教學歷程紀錄、觀察日誌、線上平台歷程資料等皆是針對  
學習/教學歷程進行資料蒐集。  
16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17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18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通識教育常見資料蒐集方式  
19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簡報內容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21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22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書/1  
撰寫架構 內容  
撰寫思考的方向  
摘要  
現方式  
目的、對象、研究方法及預期發現。關鍵詞。  
檢視與反思該課程既有的困境;增進學習動機、提升學生學習效  
能、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u動機:發想背景 、問題意識、問題重要性、影響及應用層面  
u主題:既有課程突破或創新、未來趨勢課程  
u文獻探:課程核心內容、研究主題、教學策略  
u 提昇教學品質  
研究動機  
與主題  
u 促進學生學習成效  
u教學實踐研究相關期刊:  
1.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IETI)  
u 授課課程(教育現場) 3. Journal of University Teaching & Learning Practice (JUATLP)  
文獻探討  
文獻資料  
4.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JET)  
u 教學實踐文獻資料  
5. The Journal of Practi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6
7
8
9
. Teaching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 教學實踐與創新期刊  
. 教育研究集刊  
23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書/2  
撰寫架構  
容  
寫思考的方向  
u 課程設計、教材教法、 u整體課:單元主題、教學方法、作業設計或評量策略等  
引入教具、科技媒體  
運用  
不同研究主題所進行的具體設計 (PBL、 翻轉教學等)。  
u教學實踐研究常用方法:  
1
2
3
4
5
. 實驗法:單組(或分組-實驗組和控制組)方式實施前測與  
測。  
. 觀察法:觀察紀錄表(量化或質性)於計畫實施過程中,蒐  
集參與者的反應。  
. 訪談法:對應研究目的,設計訪談大綱,蒐集參與者的回  
饋意見。  
. 問卷調查法:對應研究目的,設計問卷題項,蒐集參與者  
的回饋意見。  
u 適當的「 研究方法與  
評量工具」檢證成效  
研究方法  
. 行動研究法:根據實施過程蒐集資料(觀察、問卷、測驗),  
修正行動計畫。  
u 注意!要區分「資料蒐集」 和「資料分析」不同。  
u教學成:開發新教材、新課程、創新教方法等  
預期完成  
研究成果  
u 教學成果  
u學習成:研究過程提出可具體觀察比較的學習成效指標  
u 學生學習成效  
24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書/3  
究  
機  
題  
獻  
討  
究  
法  
期  
果  
教學現場  
對應  
載明  
教學成果  
問題意識  
研究議題  
範圍對象  
教材評量  
議題  
重要影響  
貫串  
理論  
具體可行  
方法  
學習效益  
指標結果  
教學方法  
實證研究  
測量工具  
目的  
影響  
教學品質  
學習成效  
未來應用  
產出回饋  
如何做?  
資料蒐集  
資料分析  
倫理  
25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範例(1)  
題目:社會心理學課程應用體驗學習與反思教學效果之研究  
究  
機  
題  
獻  
討  
究  
法  
期  
果  
教學現場  
對應  
載明  
教學成果  
提升學習成效  
課程教學  
核心方法  
106-2預測  
107實測  
發展評量工具  
議題  
增加體驗學習  
反思教學策略  
學習效益  
體驗反思策略對  
學習效果影響  
具體可行  
SEM發展  
測量工具  
貫串  
課程設計  
體驗學習  
反思教學  
實證研究  
目的  
教學方法介入後  
學生的學習成效  
影響  
改變教學模式  
證明學習效果  
如何做?  
假設驗證  
學習效果  
26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範例(2)  
題目:團體動力在人際互動課程應用之研究  
究  
機  
題  
獻  
討  
究  
法  
期  
果  
教學現場  
改變學習方式  
對應  
增加核心  
方法  
載明對象  
108學年  
修課學生  
教學成果  
新教學策略對  
學習是否有效  
議題  
應用團隊導向  
學習及反思  
學習效益  
預測分析教學  
效果  
具體可行  
功能量表  
焦點團體  
貫串  
課程設計  
團隊導向  
學習及  
反思  
目的  
教學方法介入後  
學生的學習成效  
影響  
如何做?  
量化分析  
質性訪談  
改變教學模式  
蒐集教學問題  
2
7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教學研究設計  
28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研究樣本與測量工具  
研究樣本65位修課,56位同意參與研究,佔86.15%人。  
「團隊導向學習人際互動成效量表」:包括「個人資料」、  
團隊學習」及「學習成效」等三個構面。共38題。  
個人資:生理性別、年級及學院。  
團隊學:以高美英、李宇宙、呂碧源、施子薇與李明濱等  
1997)發展之「團體學習量表」的仿同互動學習、自我表露、  
際關係、參與規避/衝突個因素Cronbach α .80  
.89之內在一穩定,共20題,Likert 7等級量表。  
學習成:以胡正申(2018)研究學生參與體驗與反思學習課  
程發展之「學習成效」分量表,包括識理、學理應用、思  
能力及學習成效等個因素Cronbach α .83.94內  
在一致穩定,共14題,Likert 5等級量表。  
29  
效度分:以專家表面效實施視與修。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究假設/問題  
30  
四、撰寫教學研究的技巧  
撰寫教學實踐研究思考邏輯範例(2)  
題目:團體動力在人際互動課程應用之研究  
1
8週課程回顧(6分鐘)  
課後反思平台  
研究成果報告  
31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簡報內容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四、撰寫教學研究計畫書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考:團體動力在人際  
動課程應用之研究  
作練習請上傳至此  
33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簡報內容  
、109年計畫申請說明  
、教學實踐研究的理念  
三、以往申請通過的情形  
四、撰寫教學研究計畫書  
五、研究計畫書撰寫實作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六、作品交流與經驗分享  
畢馬龍效應  
老師們  
強棒出擊  
安打得分  
35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交流會  
報 完 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