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2022.12.05 樂來樂好-弦樂作品賞析

111-1 教學成長工作坊 2022/12/05  
『弦樂作品賞析』教學經驗分享  
通識中心人文藝術科 洪于淳  
報告內容  
1. 課程架構設計理念  
2
3
. 說明教學方式  
. 弦樂組合方式  
4. 評量方式與回饋  
1
. 課程架構  
備註  
週次 時代 主題類型  
課程介紹  
介紹弦樂組合方式  
1
2
5
介紹著名演奏家  
鋼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弦樂團  
C.20-21  
C.17-21  
-4  
主題式教學 () 演奏法  
鋼琴三重奏  
C.18-19  
C.18-19  
6
-7  
-9  
弦樂四重奏選粹  
8
五重奏  
C.19  
1
0
1
學生小組上台口頭報告 每位同學選擇其中一個聲部介紹主  
旋律與伴奏的配合方式  
1
主題式教學 () 製琴家  
C.17-18  
C.17-19  
1
1
1
2
弦樂曲目(室內樂之外) 獨奏曲、奏鳴曲與小品、協奏曲  
3-16  
7-18  
彈性學習  
線上聆聽兩場國際音樂比賽音樂會  
2
. 教學方式  
課程的教學方法主要為聆聽音樂與解說,並  
藉著同學之間的小組討論、講師所準備的主  
題式教學,來提升學生對於弦樂器的瞭解,  
並且在聆聽不同版本的弦樂組合時,能夠具  
備基本的分辨能力。  
3
. 常見的室內樂方式  
鋼琴三重奏  
弦樂四重奏  
鋼琴五重奏  
弦樂團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  
第二樂章 Scherzo: Allegro molto  
美藝三重奏 (Beaux Arts Trio, 1955-2008, Pn: Menahem  
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三重奏》  
第四樂章 Allegro non assai  
Amadeus Quartet (1947- 87)  
(
Pichler, Mätzl, Beyerle, Erben) 1978  
舒曼: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 op.44  
第二樂章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  
Pn: Hélène Grimaud  
Pn: Martha Argerich  
Vn: Shoji Sayaka (Paganini國際大1999) Vn: Guy Braunstein (柏林愛2000-13)  
Vn: Renaud Capuçon  
Va: Lars Anders Tomter  
Vc: Mischa Maisky  
Vn: Kashimoto Daishin (柏林愛樂2009)  
Va: Amihai Grosz (柏林愛2010)  
Vc: Mischa Maisky  
4
. 評量方式與回饋  
1
. 課堂表現 (出席狀況與參與度) 30%  
2
. 期中小組口頭報告 20% (11)  
選擇一首課堂上課內容之室內樂曲目(單一樂章),  
每位同學選擇其中一個聲部介紹主旋律  
3
4
. 期中小組書面報告 20% (13)  
將口頭報告內容書面化  
. 期末個人書面報告 30% (16)  
從課堂曲目選一個樂(不可與w11小組的曲目相),  
介紹三重/四重奏的所有聲部  
評量方式  
弦樂作品賞析  
課堂表現  
3
0%  
30%  
小組口頭報告  
小組書面報告  
個人書面報告  
20%  
20%  
學生回饋  
學期 學生意見 (取自學生評鑑意見)  
這門課讓我知道如何去欣賞古典樂,理解好的版本究竟好在哪裡,  
107-2  
也讓我重拾小提琴的練習,是一門很有價值的通識課。老師對於古  
典樂的熱愛在課堂上一覽無疑,很有感染力,上課的解說也平易近  
人,感謝老師過去一學期的教導。  
一直很喜歡洪老師的課,老師上課非常認真,是真的可以修身養性  
的藝文課,非常喜歡。  
108-1  
希望老師期中報告可以給各組足夠的時間,規定10分鐘就10分鐘,  
不要打斷同學辛苦準備的報告。  
喜歡老師的教學與上課方式。  
老師人很!!也很樂意與學生討論~很喜歡老師教的聽音樂的方法!!!  
1
1
1
08-2  
09-1  
10-1  
老師非常認真,請不要澆熄教學的熱情!  
上課講授太多主觀個人觀點,有時不太認同某些想法。  
期中口頭報告時間控制不太恰當,而且覺得不需要另外繳交1000字  
書面報告。  
謝謝老師的認真教學,收穫很多! 老師真的很專業!  
110-2  
感謝大家聆聽  
『樂來樂好』弦樂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