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諮輔組「資源教室」輔導紀實

諮輔組「資源教室」輔導紀實

學務處諮輔組資源教室

  本校學務處諮輔組資源教室成立於民國93年,目前聘任3位輔導員及1位職涯輔導員,主要專責輔導教育部鑑輔會鑑定通過之特殊教育學生(以下簡稱特教生),依據特教生之不同障礙需求,如生活、心理、課業及生涯等面向,訂定個別化支持計畫(ISP),以協助其適應校園生活並提升學習成效。截至1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本校總計約有50位特教生,其中又以自閉症(54%)及情緒障礙(22%)學生為大宗,人數占比超過76%。為增進全校師生對於特教生之認識,俾利提升友善之校園環境;同時連結優秀校友資源,以增進特教生之輔導效能,資源教室於9月舉辦2場特殊教育宣導講座及1場自我成長團體,活動內容如下:

(一)深耕課程:「你很特別,不是因為你是誰」

  資源教室特別邀請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陳惠玲理事長,以其多年第一線輔導自閉症學生之經驗,協助與會同學認識自閉症者的特質與需求。其中提到自閉症常見的特質,像是:人際社交互動的困難(可能難以辨識或理解他人的臉部表情、肢體語言以及情緒的表達)、語言溝通障礙、行為模式與興趣上固著(例如不易主動與他人分享興趣、快樂或成就,或傾向專注於自身的話題)、其他可能特質(如感官敏感異常、過度專注或分散)等。講師透過電影《星星的孩子》的片段分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bvBoOBb1Y),讓與會者體會到感官敏感的自閉症患者,即使只是日常的校園生活,對他們的感官來說,卻是壓力重重。講者分享與自閉症同學相處其實沒有這麼困難,我們可以試著「理解他們的困境」、「協助他們,不要隨便開玩笑」、「對話時語氣平和而堅定」、「正向可執行的指令」以及「音量適中、音速不急」等方式,給彼此一個互相認識與理解的機會,共同營造友善的環境。

(二)深耕課程:就業選手村-身心障礙平權您知道嗎

  邀請桃園市政府勞動局委託辦理之「就業選手村」(https://www.c-are-us.org.tw/social_service/job_service/1263)的專業講師葉權督導,以「認識差異、尊重多元,攜手共創友善社會」為主題進行宣講,從校園平權教育出發,引導學生理解身心障礙者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所面臨的挑戰。活動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認識身障與平權」,讓學生理解不同障礙類別的特性、需求與權益,並透過真實案例與資源介紹,學習如何成為身心障礙者有效的支持者。第二部分,透過「盲人走路」及「單手綁鞋帶」等體驗,實際體驗身心障礙者之處境,培養同理心與換位思考能力。第三部分,身障平權標語及海報創作,邀請同學共同即興設計與創作,將平權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與宣導。透過活動的體驗與腦力激動,提升與會者對於「多元與平等價值」的敏感度,共同營造溫馨友善之校園環境。

(三)自我成長團體:學習技巧工作坊- Google intern 實戰技巧分享

  為提升本校特教生之學習動機及生涯規劃之能力,特別邀請本校資工系111級畢業校友「王紹丞」回校擔任講師,以AI輔助學習為題,引導特教生如何善用AI工具進行課業學習與職涯規劃,增進學生之自我學習效能。王講師本身為重度肢體障礙特教生,曾榮獲2023總統教育獎及2023身心障礙金鷹獎等殊榮,目前就讀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工所碩士班,並於Google擔任Greach Student Associate Software Engineer。透過學長自身學習及職涯規劃經驗之分享,提升與會學生學習及生涯規劃之動機,以協助特教生發展適合自己的生涯藍圖。

  2006年12月13日聯合國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簡稱CRPD),其8大原則主要為「尊重他人、尊重他人自己做的決定」、「不歧視」、「充分融入社會」、「尊重每個人不同之處,接受身心障礙者是人類多元性的一種」、「機會均等」、「無障礙」、「男女平等」及「尊重兒童,保障身心障礙兒童的權利」,相關內涵及概念可參閱https://crpd.sfaa.gov.tw/網頁。如何將CRPD概念落實到校園生活,需要全校師生一同努力,資源教室期待持續透過各式宣導及輔導活動,共創友善之校園環境。


陳惠玲理事長
(左一)與學生Q&A

深耕課程「就業選手村-身心障礙平權您知道嗎?」大合照

盲人走路體驗

自我成長團體-王紹丞講師()、協助同學與資源教室彭康哲輔導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