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度優良教師表揚名單
因應全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持續擴大,為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本年度三校教師聯合餐會停辦,優良教師表揚仍於 110年9 月 23 日行政會議前,由湯明哲校長親自頒授褒揚獲獎教師教學、研究與輔導之卓越典範。恭賀110 年度優良教師,以下為優良教師名單及其得獎感言:
獎別 |
單位 |
教師 |
感言 |
教學獎 |
醫學院 臨床醫學類 |
醫學系 武孟餘 老師 |
非常榮幸能夠獲選今年度優良教師。身為一個外科醫師,我的訓練背景就是「做中學」。然而我發覺在現今如果沒有科技輔助,醫學生們很難透過傳統的做中學在醫院有效地學習,因為動手做的機會太少。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逐漸摸索出一套包含評核的線上教學流程,還有手術模擬器練習,希望藉由半遊戲的方式讓實習醫學生們在友善競爭的氛圍之下,面對挑戰然後解題成功。這些記錄正像是一個一個里程碑,鼓勵年輕人們時刻堅持奮力向前! |
醫學系 周文其 老師 |
擔任多年的見實習醫學生及PGY的臨床導師,深深感受到教學相長的涵意。醫學生剛步入臨床的階段總是充滿了照護病患的熱誠,指導學生們連結基礎學理的知識及實際臨床照護的過程中,除了分享臨床思緒及行醫經驗以外,對於學生臨床技能的成長以及照護病患的互動,總是能提醒我行醫及擔任導師的初衷。希望我的每個導生收穫和導師一樣豐盛。 |
||
醫學系 郭和昌 老師 |
自2005年進入「川崎症」領域。至今已經發表超過215篇的SCI文章。其中超過125篇是川崎症文章,數量高居全球第二。全球客觀專家排名系統Expertscape評選為亞洲第一川崎症專家,所屬之長庚大學,評選為為亞洲第一之學術單位,將本校的知名度推廣到全世界。 創新教學特色為設立川崎症走廊,衛教電視,網路教學,印製多國語言衛教單張,出版川崎症書籍3本,衛教演講465場次,設計川崎症專屬Line貼圖。感謝所有長官與同仁的幫忙,盼能造福更多的川崎症病童及家屬。 |
||
醫學院 基礎醫學類 |
護理學系 張瑀玲 老師 |
非常榮幸獲得優良教師這項殊榮,這是一個再激勵自我精進的重要動力,我瞭解得獎絕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更重大的教育責任起點。 護理系是一個融洽的大家庭,主任和同事們在我從醫院臨床工作走入學校教學時,給予我教學、研究上很多支持和幫忙; 學校支持教師們自主教學的理念和具豐富的教學資源,給我莫大的助力。 我想得獎的意義,就是讓我了解自己走在教育的正道上,自己所認定的價值是正確的、受到肯定的,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機會將自己所努力實踐的經驗與歷程,與更多人有心在實踐教育中的老師們分享,良性與正向的互動,這是個相當棒的人生經驗。 |
|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吳治慶 老師 |
感謝同仁與同學們的肯定,獲得優良教師-教學獎是對我熱忱教學的最大鼓勵。身為醫技系畢業生中,首位回到母系任職的專任教師,本人引以為傲。為不負眾望,我教學力求講授清楚、幽默表達與誘導學生自主思考,不吝以課後時間輔導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生若因我的授課而有收穫,會讓我蓄滿教學的動力。期待今後仍能本持初衷,教學相長,提供學生優質的學研環境,培育對社會有貢獻且能獨立思考的學生。 |
||
職能治療學系 莊宜靜 老師 |
謝謝系上主任、老師們的引導,讓我能在這幾年教學過程當中,學習如何帶領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歷程;謝謝同學們讓我有機會嘗試多元型態的教導,並從中得到鼓勵與肯定,讓我持續有動力前進。期待接下來的日子,我能繼續保持起初教學的熱忱,讓學生成為我教學的老師與夥伴,教學相長,提供能幫助學生學習、提升學習動機的教學方式與課程,也因著學生的進步與回饋,進一步提升我的教學技巧與品質。 |
||
中醫學系 張瑛玲 老師 |
被推薦參加教學獎選拔時,「問號???」頓時塞爆我的大腦!「不試,怎麼會知道沒有機會!」在系主任楊賢鴻醫師樂觀正向的鼓勵下,我心虛地備齊資料參加選拔。當得知獲獎時,我不禁深深感悟「學生教我怎麼做老師!」謝謝信任我的楊賢鴻主任。謝謝給予我機會加入學校USR團隊的楊智偉副校長及連心瑜老師。因為你們,我有機會落實教學的創新方案。也謝謝我所帶過的每一位學生,因為你們的成長進步,讓我的教學方法更為純熟。再次感恩! |
||
工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趙一平 老師 |
非常榮幸能夠獲得今年度長庚大學優良教師教學獎,除了感謝評審委員的肯定外,也要謝謝工學院與醫工所的推薦,也要謝謝學生對於本人教學的支持與肯定。此外,也要感謝本校其他老師過去各種教學經驗分享,透過教師社群的互相學習,才有機會獲得此榮譽,因此此榮譽應與全體教師共同分享。 |
|
資訊工程學系 李春良 老師 |
非常榮幸能獲得本年度優良教師教學獎,感謝資工系同仁的支持與系主任的推薦,以及校院各級評審委員的肯定,此獎不僅是對個人多年教學工作的肯定,也將驅使我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另外,特別感謝資工系同仁不吝於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讓我學習到許多實用的教學技巧與縮短嘗試教學方法的時間,同時也感謝系辦同仁與課程助教於教學上提供的協助。 |
||
管理學院 |
醫務管理學系 王惠玄 老師 |
習於轟炸式知識學習的我, 站上講台,才深深體會教學的挑戰。獲此殊榮,要感謝教學資源中心辦理的講座、工作坊與輔導,圖書館豐沛的資源,管理學院老師們溫馨的鼓勵與支持,當然還有同學們的回饋與建議,雖然有時直率尖銳的措辭,也不免令人神傷。我會持續努力,也請大家不吝給予指教。謝謝! |
|
通識中心 |
人文藝術學科 劉德玲 老師 |
有幸榮獲教學優良獎,對我而言是激勵也是鞭策。在管院大樓前有一株木蓮花,花開時高雅又脫俗,是2005年全體畢業生回贈給母校留作紀念,植蓮石碑寫著:「蓮耕,蓮蓮生庚」,意謂在長庚年年生根、默默耕耘之意,象徵世代的薪火相傳,教師也同時肩負深耕與傳承的使命。感謝學校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讓老師們得以在教學工作上無後顧之憂,也要感謝通識中心同仁們的鼓勵與謙讓,平日大家相互砥勵、蓄積能量,是我繼續前行最好的動力。 |
|
研究獎 |
醫學院 |
中醫學系天然藥物碩士班 黃聰龍 老師 |
在長庚大學和長庚體系的經費和資源支持下,實驗室能與國內外學者專家組成研究團隊,致力於嗜中性白血球調控免疫發炎疾病的藥理研究,並且建立藥物標靶,開發治療免疫發炎疾病的先導化合物。獲獎是肯定與鼓勵,特別感謝實驗室團隊的努力。日新又新,繼續努力。 |
醫學系 趙從賢 老師 |
非常榮幸能獲得110年度優良教師研究獎。在此要感謝許多師長長期在研究上的指導;要感謝系方、院方、校方長期在教學與研究資源上的支持。醫學教育研究的樂趣在於能將收集到的教學資訊,依照嚴謹的分析方式,產出學術研究成果,再藉由所獲得的實證資訊回饋到第一線教學實務,來改善年輕醫師的學習成效。未來也將繼續本著初衷,為醫學教育研究貢獻一己之力。 |
||
職能治療學系 謝妤葳 老師 |
很榮幸可以獲得110年度的優良教師研究獎,很感謝學校的肯定,也謝謝校方和學系持續提供豐富多元的研究環境及資源。感謝學系吳菁宜主任和各位同事在研究、教學和各項事務上的合作、支持與鼓勵。 職能治療的研究成果能在中風臨床復健醫學領域中漸漸受到重視,是件值得開心的事,這有賴多位師長的開拓投入與指導。這些年謝謝復健科臨床醫師和職能治療師對我們研究的支持與協助,謝謝研究室的學生和助理願意一起投入,感謝願意參加中風復健介入型研究的個案。未來仍需持續向大家學習、一起努力,深化相關的研究成果,並加速將成果運用於中風復健的臨床實務當中。 |
||
臨床醫學研究所 顧正崙 老師 |
非常榮幸第三度獲得優良教師研究獎的殊榮,代表實驗室全體團隊,得到肯定。臨床醫師們的信任協助,病人與家屬的參與配合,國內外合作者的支持,建立了這個研究網絡,才有今天的成果。 在這個動盪的年代,顯現出生物醫學與研究的重要。從人類歷史來看,我們正站在生物醫學蓬勃盛世的起點,怎能不令人感到振奮。科學是人類探索最後的疆界,科學人就是21世紀的探險家。能有機會在台灣,在長庚大學建立研究團隊,研究與科學教育的路上,有機會與大家一起努力,為生物醫學的研究盡一分力,是此生最大的光榮與幸運。 |
||
工學院 |
化工與材料工程學系 陳志平 老師 |
很榮幸得到此研究獎,除感謝化材系邱主任推薦,也謝謝所有評審委員的肯定。長庚大學提供優良的研究環境,加上實驗室所有學生,研究助理與博士後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們在生醫材料研究上有一些不錯的成果,願與大家共享此獎項。尤其可貴的是長庚醫院充分的醫學研究資源,與許多醫師的長期合作,使我們的研究能更與臨床結合,以材料與工程的觀點探索臨床所遭遇到的問題,並研發解決途徑。最後特別感謝我所有家人的支持與包容。 |
|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賴瑞陽 老師 |
深深感恩一路上幫助我的許多實驗室成員與合作夥伴,令個人在體驗這段科研職涯旅程過程備感溫馨惜福,也特別謝謝家人的支持與勉勵。 |
||
管理學院 |
企業管理研究所 鄧景宜 老師 |
感謝科技部與長庚醫院計畫經費的持續支持。感謝長庚大學各級審查委員的肯定。感謝黃美涓院長、鄭大昭院長、Alan Dennis教授與諸位前輩先進的指點與提攜。感謝耕億老師、子菱、軍翰、潔妮、研究團隊成員、所有合著者與合作夥伴們,也感謝一路上幫助我的朋友與砥礪我的人。獲得這個獎項是一個肯定,支持我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