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CGU X Go International活動「歐美篇」給有選擇困難的你一些出國留學經驗談

CGU X Go International活動「歐美篇」
給有選擇困難的你一些出國留學經驗談

國際處

長庚大學「Go International」的第二場跨文化交流活動由國際處於12月10日星期五下午舉辦,主題為出國留學「歐美篇」,共40餘位對出國留學有興趣的教職員工生匯聚於本校第二醫學大樓第一會議廳,一同瞭解與談人的學思歷程,並探討在COVID-19全球疫情下不能出國時如何拓展國際觀。活動由校內四位自歐美獲得學位的老師進行座談,主持人由資訊工程學系陳光武教授擔任,與談人則邀請湯明哲校長、生物醫學系葛明軒老師及蔡佩倩老師,座談過程幽默有趣並全程以英語進行,茶敘交流時師生交談亦熱絡、歡笑聲此起彼落。

本次「Go International」活動由主持人陳光武老師開場,並請與談人分享如何規劃出國留學以及為什麼選擇美國、德國、英國攻讀博士。首先由湯明哲校長分享他在學生時期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當時美國提供多元種類獎學金給留學生,是大學生們的第一選擇。此外,美國提供許多職涯發展機會讓留學生們去探索,而這些機會在當時的台灣社會並無法提供。湯校長回顧在美國留學的日子說到:「如果沒有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我可能沒有機會走向世界。在外國取得博士學位就像是你拿到了開啟世界大門的門票;所以,若想讀博士,請盡全力申請到能力所及排名最好的學校,因為博士班將是大部分人最後取得的學歷,這張門票必須值得。」

葛明軒老師建議學生如果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可嘗試選修不同的課程,並在其中找到有興趣的科目後再深入探索自己想做的工作。葛老師在如何選擇留學學校的分享時建議同學,選擇學校不一定要依照排名選擇大學,而是思考實際層面:「這間學校為什麼應該選擇你?你的研究計畫能為學校或系所帶來什麼?」。葛老師提到準備好有吸引力的履歷、知道如何推銷自己,並先訂定自己想研究的內容才是取得適合自己的門票(研究所學歷)最好途徑。

蔡佩倩老師分享她在學生時期雖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當時選擇英國攻讀博士是因為英國博士班的教育系統不需要修課,修業期間學生可專注於研究。蔡老師也建議在選擇出國留學的學校時,應先訂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瞭解適合自己期望的教育系統後再規劃適合自己的留學路徑。

      本次與談老師都建議將「是否就讀研究所」視為職涯開啟的第一步,而是否出國留學或是到哪個國家則應思考該國的教育背景以及未來生涯發展的機會,進一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徑。下一場Go International系列活動將於2022年3月初舉辦,歡迎大家踴躍報名,活動報名網址請參考國際處網站公告:https://oia.cgu.edu.tw/

「Go International」跨文化交流活動
「Go International」跨文化交流活動由陳光武教授(左一)主持,湯明哲校長(左二)、葛明軒老師(左三)、蔡佩倩老師(右一)擔任與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