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第十七屆長庚文學獎紀實

第十七屆長庚文學獎紀實

第十七屆長庚文學獎紀實

通識教育中心

為推廣校園藝文創作氣息,提供學生展現創作才華的平台,通識教育中心自民國九十七年起每年舉辦「長庚文學獎」徵文比賽,至今已邁入第十七年,始終致力於為學生打造磨練技藝與分享作品的園地。在沒有文學院的校園舉辦文學獎是艱辛的路程,十幾年來有無數莘莘學子默默筆耕,在這塊文藝的園圃裡綻放撫慰心靈的花朵。

本屆文學獎徵文有「短篇小說組」、「散文組」及「新詩組」三個獎項,經校內老師初審後,再由校外知名作家經過決審會議選出得獎作品。今年報名參賽的作品共有五十二件,經過各領域專業評審的評比,最終有十五件作品脫穎而出獲獎,頒獎儀式於 113 年 12 月 4 日於通識教育中心會議室舉行。所有得獎作品與評審意見公佈於通識教育中心的文學獎網頁,供各界參考與交流。本屆評審陣容堅強,「短篇小說組」評審包括蔡素芬老師、楊富閔老師及朱國珍老師;「散文組」評審為徐國能老師、鍾怡雯老師及江寶釵老師;「新詩組」評審則由顏艾琳老師、林達陽老師及凌性傑老師擔任。透過公開的決審會議,讓學生與評審委員現場交流,聆聽作品的優缺點,理解寫作必備的元素。

細細展讀本屆得獎作品,創作者各有創見,開發了許多新題材,有的感悟人生困境;有的書寫真摯親情,素材面貌多元,寫作手法細膩,不同作品皆以各自的獨特語調及視角,闡述多樣的感知經驗,獲得評審一致高度贊賞。文學是生命的映照,細微的敘事都足以觸動人心,例如新詩首獎醫學系黃璿聿同學的作品〈林布蘭自畫像〉即是以觀畫的視角,回溯畫家的生平,述說林布蘭晚年對死亡的凝視,詩意蒼涼而優美。本屆另一個亮點是中醫系黃煒程同學同時參加兩組競賽皆締造佳績,榮獲散文組第三名與新詩組第二名;另外小說組首獎中醫系沈姵㚬同學、散文組首獎醫學系沈弘祥同學,二位都是上一屆首獎得主,連續二屆在同一獎項奪得首獎,再次展現創作才華,足見本校學生文學創作能量極具實力,擁有對文學豐沛的熱忱與潛力。

文學作品容納了風貌各異的生命經驗,寫作者在此自由地開展篇章,在生命的光譜裡淬煉色彩,印證了文學是生活的昇華。我們鼓勵學生拾起筆墨開拓文學的疆域,舉辦文學獎只是推波助瀾,實則能收獎掖後進之效,藉此吸引更多珠玉之作,在科技快速變動的時代,唯有文學持續存在,以不同的方式滋養著我們的生命,期待每年的文學獎都能吸引愛好文學的同學共同參與,一同浸染屬於長庚的文學光輝。



得獎同學與通識教育中心方基存主任﹙前排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