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主題特展—性別無界
圖書館主題特展—性別無界
圖書館主題特展—性別無界
圖書館
隨著時代演進,性別平等、跨性別及性別多元性等性別角色變化,身為現代人,應須打破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對於多元性別、性別認同與尊重等相關議題應有所認識並落實。有鑑於此,藉由「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 20 年之際,圖書館與本校性別平等委員會於 9 月 18 日至 10 月 4 日合辦「性別無界」主題特展,展出相關館藏及生理用品,讓讀者重新審視性別議題,思考如何打破傳統框架,實現性別無界的理想。
本次主題內容分為三大子題:子題一為認識多元性別,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男生女生,也有「想當男生的女孩」、「住在女生身體裡的男孩」,如館藏《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書中講述一個男孩變身成為女孩的過程,從發現自身的不同到家庭的支持的成長故事;館藏《阿媽的女朋友 : 彩虹熟女的多彩青春》,本書透過親身訪談的口述故事,讓讀者瞭解早期女同志的生活處境,看她們如何在社會歧視下找到生命的出路!
子題二為性別研究,在講求男女平權的時代,性別刻板印象、職場天花板等依舊存在,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男女平權觀念的推廣,以及同性婚姻合法化,社會對於多元性別越來越包容,並逐漸落實男女平權的理想,如館藏《致未來的男孩們: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書中藉由不分男女,人人都能喜歡洋娃娃、都能喜歡玩具車等例子,傳遞無須符合社會對性別的刻板要求,而只能表現出符合性別的模樣;館藏《性/別的世界觀》,書中深入探討女性主義的理論以及受到的批評,同時對性別社會關係的分析做系統性的討論,啟發讀者對此議題的思考。
子類三為月經平權,月經文化長期被汙名化,月經與性也總是形影不離,然而東方文化環境下的父母相對避諱談月經與性,但資訊快速的時代容易查找關於性的相關資訊,其中也包含以假亂真的錯誤資訊,在館藏《不怕小孩問》一書中,告訴讀者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性知識與觀念,針對不同年紀的提問,如何適切的回答;館藏《從零開始打造月經平權:從使用者到創業家,臺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紀錄》,為台灣第一本生理用品發展史書籍,書中引領讀者瞭解生理用品不只有衛生棉。隨著時代推進,棉條、月亮杯、月亮褲等協助女性應對月經的到來。特展期間同步展出實體生理用品以及詳細說明,加深讀者對用品的認識,落實月經平權,讓月經成為可以公開討論的社會議題。
希望藉由本次主題特展,喚醒讀者對性別議題的關注,落實對於多元性別的尊重與包容。來不及實體參與的讀者,歡迎瀏覽查詢圖書館主題特展「性別無界」專頁,讓我們攜手合作,實現性別無界的社會。
一樓的圖書特展專區 |
一樓的生理用品展區 |
五樓的視聽資料特展專區 |